第一百八十七章吃亏是福(第2/3页)

作品:《大宋之权倾天下

还是一个暴脾气,好吧那就开门见山吧。</p>

“金人来势汹汹,势必要把我们多年的老邻居辽人消灭掉,然后再图中原大地,狼子野心毕露无疑,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帮着金人消灭我们最忠实的盟友呢?</p>

童大人对大宋的战力有一个客观的认识,你不会认为金人的屠刀杀到东京的的时候,我们还有能力自保,因为那时候人人为了自保,是不会有多少勇气抵抗的。”</p>

果然还是这件事啊,很少有人认为他的策略是错的,唯有两个人敢在自己面前批评他,一个是吴熙,另一个就是刚刚被自己提升为指挥使的韩世忠。</p>

朝堂上韩世忠的话还犹在耳边,吴熙现在又跳出来这样说,童贯感觉自己的权威受到了挑战,腾的跳起来,指着吴熙的鼻子就要骂街,想了好久,不知道从何骂起,因为人家从头到尾都是在夸自己,没有一句是贬低自己的言论,如果骂他,那就等于骂自己。</p>

吴熙给童贯的空杯子里填满了茶,平静的说道:“童大人不要激动,我们是就事论事,没有个人恩怨,都是为了大宋不是吗?”</p>

童贯的心里总算是平静了一些,喝完茶,常常的舒了一口气,才说道:“你小小的年纪,懂什么呀?燕云地失去的太久了,纵观宋朝历代帝王都有收回之心,无奈辽人太厉害,每每出击,总是无功而返,好不容易等到了辽人日薄西山,觉得是个机会,只要和金人两面夹击,定然能一举荡平南京,把我们失去了多年的土地给拿回来。</p>

谁知道,燕京城一战,辽人依旧凶悍无比,导致我军大败亏输,不得不撤军回营,但是,辽人真的要玩了,我们的机会就在眼前,难道放着这么好的机会不把握,还要等着他再一次落在金人的手中吗?”</p>

童贯说的也是事实,至少在那个年代的人固执的看来,这绝对有可行性。</p>

北方不管是谁当家,我们供给岁币刘成,反正大宋有的是钱,没有什么事是不能拿钱来解决的。</p>

有先例,有了澶渊之盟的先例,很容易就走了海上之盟的签订,只不过是把给辽人的岁币转给了金人而已,对于大宋来讲,好像没什么损失,所以童贯的《平燕策》才在众多士大夫的心里很有可行性。</p>

吴熙的到来破坏了这种默契,童贯生气也是对的,他根本就不会认为金人会撕毁合约,渡过黄河,对东京发难,因为大家都觉得没这个必要。</p>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div>

因为每年都会给你可观的岁币,足够你的族人高质量的生活了。</p>

可是,任何事情都有他的两面性,历史后来证明了金人是不满足的,但是,现在,金人还对天朝上国有所畏惧的。</p>

要是辽国灭亡,北方再也没有威胁它的政权存在的时候,狼子野心就会昭然若揭。</p>

吴熙一时间不知道如何反驳童贯,因为他的理论完全能站得住脚,有宋一百多年,岁币一直是解决外交事宜的有利武器,如果吴熙说解决不了,童贯跳起来就会和他拼命。</p>

“童大人,下子并不是有意冒犯,只是说一下心里的见解,不吐不快,现在好受多了,我们关起门来说话,没人知道我们说了什么,不会对您的威仪有伤害,也不会对您的名誉有任何损伤,只是一次见解的交流而已。”</p>

童贯不置可否,这小子还算有些远见,他说的这些自己何尝没有考虑过?只是皇帝好大喜功,一定要在自己的任期内把燕云地收回来不可,他有事枢密使,他不干谁来干?</p>

不当众让他下不来台,也是为了双方的面子着想,可谓思绪缜密,是个人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