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章无奈之举(第2/3页)
作品:《护国大将军》仔细询问后王铮得知,由于燕京以南有数十个县城,分布在方圆近千里的广大区域,蒙辽的南院大王韩德壤,责令各县的县令和守备军士等,驱赶百姓携带财物北逃后。</p>
曹显责令韩庚和项梁,率六万轻骑分成了十多股,每股从三千到六千人不等,在近千里的区域内,四处围追堵截蒙辽军和百姓。</p>
主要目的是,截回被驱赶着北逃的数十万汉家百姓。</p>
次要目的是,杀灭蒙辽军原驻扎在各个县城的有生力量。</p>
曹显的做法很对,他不能让数十万汉家百姓被驱赶到北方,继续被蒙辽人奴役。</p>
可这么做,却导致郑军大营仅剩下少量轻骑,被敌军袭营时就只能死守,吃了点小亏。</p>
并且,由于郑军的十多股轻骑分布的范围太广,还是忽东忽西行踪飘忽不定。</p>
王铮在上京千里万急,急递给曹显让他派项梁守卫粮道的将令,曹显不敢怠慢,马上派出几十队哨探寻找项梁。</p>
可面积太大时间太短,哨探还没有找到项梁传达军令,粮队已经被劫。</p>
“**,韩庚和项梁是干什么吃的?这么重要的事情能想不到?”</p>
王铮闻讯气的呼呼直喘粗气。</p>
二十万将士十天的军粮,不是个小数目。</p>
可这个并不是最重要的,主要是,没了军粮则军心必乱战力大减。</p>
在这个关键时刻,军心还不能乱战力还不能减。否则,稍有不慎,就会导致郑军三十万人**大溃败。</p>
冷兵器时代的两军对垒,军心和战力以及战斗意志,是战争胜败的关键。</p>
“今晚不再歇息,夙夜直奔燕京外的大营。”</p>
形势万分危急,王铮不敢再做停留,他必须尽快赶到大营,接替曹显的指挥。</p>
“诺。”</p>
亲兵接令后,王铮一马当先打马狂奔,趁着夜色直奔近两百里的燕京大营。</p>
第二日一早,王铮神色疲惫赶到大营南二十里,冲破了蒙辽军数百哨探的围追堵截。</p>
在曹显亲率少量轻骑的接应下,好不容易才进了大营,他没有歇息没有洗漱,立即召开了紧急军议。</p>
“现在的情况怎么样?先说说。”</p>
王铮靠在帅案后的座椅上,闭目沉思着说道。</p>
他太累了,在上京养尊处优的生活,他很不适应这一千多里的急行军。</p>
“前日蒙辽军再一次趁夜袭营,激战一个多时辰,敌军丢下八千具尸体后撤退。按照大将军的吩咐,我军这些日只凭营寨死守,没有出过营门一步,敌军无奈之下,这才截了我军的粮道。”</p>
曹显忐忑回答道,他是三军主帅,粮道被劫他的责任最大。</p>
护粮队的那八千步卒,根本不可能守护好绵延十多里的粮队,更不可能是蒙辽军数万轻骑的对手。</p>
他没有提前想到敌军会截断粮道,也没有提前预防,可以说是个极大的指挥失误。</p>
“项梁回来了没有?”王铮依旧没有睁眼就问道。</p>
“末将在。”项梁也是心中忐忑,他也为自己没有考虑周详,提前预防敌军截粮而深深懊悔。</p>
他是前军主帅,手下有四万轻骑,而中军的主帅韩庚才两万轻骑。</p>
并且,这次韩庚,还是在西北部的十数个县城劫杀蒙辽军,距离涿州到燕京的距离最远,这次的蒙辽军截粮事件,和韩庚没关系。</p>
“知道你和曹将军错在哪里了吗?”</p>
王铮语气平淡问道,他知道,曹显和项梁早已是深深自责,他们都是领军的主帅,王铮也不能让他们太难看。</p>
“末将知道,请大将军责罚,以后必会知耻而后勇,将功补过。”</p>
曹显和项梁齐声答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