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北域新象(第2/3页)

作品:《轮回汉末

而迁徙而来的难民,再一次充实项敖北域的发展,尤其是容县、范夫人城和颓当城民生军事的建设,更是如火如荼。</p>

此时的北域都护府,总人口已突破两百万之数,相对于往日的北疆之地,可称之为巨。尤其是朔方郡和五原郡,更是各有三十万巨数,虽不比司隶、冀州等地,但也不再是往日人烟渺茫之象。劳动力的扩充,让北域各地都是欣欣向荣的景象。若不是项敖过分低调,恐怕朝廷中人不知已弹劾项敖多少次。</p>

而逃难或者被迫迁移而来的难民之中,也有不少有学之人,虽无大才之人,但着实让北域略显空虚的行政人才充实不少。但最让项敖高兴的是,难民之中有不少有一技之长的巧匠之人。</p>

项敖并非平常的世家子弟,只看重身世,只看重学识。相比之下,项敖此些年见更看重的是工、商之士。并不是学识不重要,在项敖瞧来,此时的北域,最为麻烦的是如何让百姓能够安稳的生活。而百姓生活的基础并非圣人道理,先贤学识,而是生活日常当中最为常见的些许能力。如耕作,如农具制造等,只有让百姓温饱,才能让百姓自发的从内心想到学问。</p>

而以上种种,回归到本源,便是钱财与技巧,而并非摇头晃脑的各种学识。所以项敖对于难民之中如此之多的巧匠当然欣喜不已。为让如此种种技能能够推广到百姓日常所用,更是花大价钱从各个巧匠手中收购,再交由马均负责的工部优化之后量产。</p>

若是不关乎北域机密的些许技能,项敖更是在设立的学堂之中收些许钱财教学。而学有所成之人更是要到北域工部服役数年之后才可自行决定留去。当然,服役项敖所设的工部工钱也是不少,大多已学有所成的青少更愿留在工部。稳定不说,也能回报项敖的恩情。</p>

至于民众等级一事,项敖也是极为上心。改革之后的民众等级待遇更是让百姓眼前一亮,当然诱人的待遇之下也必须有对北域极大的付出才能获得。尤其是获得较高荣誉的百姓,项敖更是邀请到五原,亲自为其颁发项敖设计的各级银牌。银牌并无他用,只是一种荣誉,一种项敖对百姓贡献认可的形式。</p>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p> </div>

对于百姓来说,等级提升之后待遇倒是其次,而获得的银牌更是让百姓如获至宝。不少百姓家庭更是将银牌供上排位,准备当做传家宝之用。银牌除了更是量身定做,姓甚名啥,有何贡献都会由工部专人篆刻在银牌之上。当然往上还有金牌等物,只是暂时还无人得之罢了。</p>

原本项敖还打算重新分配郡县,只不过胡昭却阻止了。北域虽独立于朝廷,但仍是大汉臣子,所有政令都必须通过朝廷允许之后才能实施。尤其是疆域之事,不得胡乱更改。项敖想想之后也只有暂时作罢,以免横生枝节。</p>

相比大汉各州的乱象,北域确实平静异常。不论官吏百姓,各司其职,皆为北域的强大贡献者自己的些许力量。项敖近来也并无太多政事,安排好之后皆由胡昭安排各郡县处理政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