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前行(第2/3页)

作品:《大锦衣

“这句话说得太臭屁了,弄得和什么苦差事一般,你到底知不知道多少人都在幻想着自己成为皇帝,虽然不在其位不知高处之寒,可是在民间皇帝毕竟是神一般的存在着。”陆炳说到:“行了,咱们别想这事儿了,怎么着还不一定呢,计划赶不上变化。”</p>

朱厚熜在空中挥了挥拳头,笑道:“若有人推举我,我定要让他们知道这个决定是个错误的,我朱厚熜不是个任人摆布的傀儡,嘿嘿!炳哥,愿意陪我一起战斗吗?”</p>

“必须的,兄弟同心其利断金。”陆炳轻捶了朱厚熜的肩头一下笑道,朱厚照死去的阴影在心头淡了一些。</p>

——————————————————————————</p>

不出几天,朱厚照三月十三日驾崩的消息传到了安陆,举国茹素,就连官府的红围也都撤了下来。自古盖棺定论,没有人再痛骂朱厚照的种种作为,有的只是种种政绩的怀念。陆炳终究明白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只要爬到高位之上,不管做的如何,总会有人骂的,不可能天下人人说好。人对往事的回忆总是功大于过,尽是想着好的事情,有这无尽的思念,对当下则是抱怨连连,这不过是人的本性罢了,或者说是弱者的本性。</p>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p> </div>

陆炳的心情并不轻松,他记得朱厚照和自己在一起的欢乐,与那无上的兄弟之情,但是人并不是只活在回忆中,而今陆炳已然闻到了空气中略显紧张的味道,虽然安陆离着权力中心的京城有千里之遥。</p>

果不其然,三月末,江彬带威武团练营逼近京城,在西安门外驻扎。而威武团练营就是朱厚照亲兵卫队团练营的化身,而此刻兵权已经被江彬牢牢掌控,京城之外不得随意驻军,即使护卫京城的守军也是全国更替驻扎,三大营将领轮流换防主力部队互相制约。但团练营本就朱厚照的精锐护军一直在京郊驻扎,此番朱厚照驾崩之时离着京城更近了一些驻扎也算合情合理,起码可以美其名曰是对京城秩序的维护。京城之内一片惶恐不安,纷纷认为江彬要谋反叛变,而且胜算很大,于是不少与江彬不和的大臣倒戈站在了江彬这边。</p>

四月十八日,江彬被杨廷和安抚,杨廷和宣称自己中立,谁赢帮谁。江彬心中稍安入宫面见太后之时,皇太后突然下懿旨逮捕江彬。江彬察觉情况有异,走西安门准备前往威武团练营,想在大军之中寻求保护,若是不行就做最后的殊死顽抗或许能杀出一条出路,甚至扭转乾坤大获全胜。怎知杨廷和早有准备,西安门早早就关闭了,江彬无法出城,就连送信出城引兵入京都难,故而江彬只能走北安门,却在城门处被早已埋伏好的部队所围。见敌众我寡实力悬殊,连抵抗都没抵抗就甘心伏法,被缚入狱了。</p>

四月二十一日,奸党全部被擒,三大营和边军围困威武团练营,就地罢免打散编入其他部队。江彬的家被抄家了,江彬的儿子江杰,江勋,江鳌都被收监,等待最后的审判,幼子江然和妻女都被送入功臣家中为奴。那一夜,干旱许久的北京城下起了大雨,也不知道是老天为江彬悲鸣还是欣悦激动的泪水,总之官方的宣告是捕江彬天大喜遂降雨。</p>

四月二十二日,议兴王,兴献王世子朱厚熜入京即位,并选定年号,明年为绍治元年。这等国家继承人的大事儿,就在杨廷和等权臣和太后的授意下完成了,而真正的主角朱厚熜只不过是个过客,通知你要来当皇上而已。事后,陆炳曾和朱厚熜商议时得出了两条结论:一,**朝堂势大。二,根本没人把朱厚熜当回事儿。</p>

朱厚熜暗暗下定决心,要让小觑自己的人付出代价,而陆炳也在积极地准备着,敛财聚兵组织属于自己的力量,初登权力上层,前有强权之下人不可多却要精,起码能成为一只尖刀力量。陆炳通过武林关系得到了关于新皇位的消息,与朱厚熜庆祝了一番,同时也暗自奇怪,自己记得不应该是嘉靖年号吗?怎么成了绍治,既然想不明白也只能作罢,不再去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