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还在深宫当个差(第2/3页)

作品:《大锦衣

沈紫杉点点头道:“那我便明说了,说之前我想问问你们可知道咱们货币的历史?”</p>

陆炳说道:“我倒是看过一篇百科,日子久了容我想想..............最早的时候是用稀有的石头或者贝壳做交易,故而和财有关的字上多带一个贝子。再后来人类文明进步了,统一的政权造就了货币的流通。那时候的主要材质是青铜,不过各地之间的货币样貌还是有些许的差别。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因为诸侯各国分别自立,各自都有独立的政权,故而不管是计量单位还是货币上都有所不同,货币的差别反倒是加大了,导致使用交流的不方便,从而产生汇率。只是贸易也在这时候形成了,各国之间的货币有这不同的换算单位,这是约定俗成的事情,虽然矛盾不少却也代表着资产流动的一大进步,货币流通预示着商业的交流,货币历史自此而来。”</p>

“陆炳,你果然不是一介武夫,还是个博学之士啊。厉害厉害,你继续说。”沈紫杉赞道,梦雪晴虽然也略知一二,但更喜欢听陆炳来讲,陆炳所言浅显易懂却包含诸多知识,乃是集大成之说。自然是如此,陆炳读的可是总结了千年文明,汇编总结些许知识而成的百科全书,怎会不精辟。</p>

陆炳继续说道:“秦始皇统一货币度量衡之后,我华夏大地上这才有了标准规范的交易守则,这守则是商人根据货物和市场规律制定的。而后,经历了朝代兴替,货币也发生了变化,各种通宝和大宝货币以不同的形态和样子出现,总的来说还是现在这般圆形比较有市场。因为它不易磨损,而且携带起来也方便许多。中间留个孔方便把铜板穿起来,就更加有利于发行了,所以钱还有个别称叫做方孔兄或者孔方兄。”</p>

“不错,还有呢?”沈紫杉更加赞许道。</p>

“别的我就不太知道了,我也就知道这么多,另外在经济繁荣的宋朝时期,还流行过一阵叫做交子的纸币,也算开启了纸币的先河。而我太祖高皇帝也发行过纸币,名曰大明通行宝钞,只不过最后没有控制好发行量,造成了通货膨胀,就是供大于需,这种纸币也就贬值了。加之传统商人对纸币的不信任,导致大明通行宝钞到最后没了市场,沦落到给人擦**也嫌纸硬的地步。”陆炳坏笑起来。</p>

“刚夸你两句说话又没正行了。”梦雪晴也笑道。</p>

沈紫杉说道:“那我问一下,银子是什么时候开始流通的呢?”</p>

“不是早就流通了吗,我以前看电视剧的时候,就是秦汉时期就有金银珠宝了。”陆炳说道,沈紫杉却摇摇头道:“非也,非也。那时候是有金子银子,只不过那只不过是皇亲国戚达官贵族用于奢侈的物件,而非是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那时候即使给官员发薪俸都不用银子,为什么呢?因为发了银子他们也花不出去,百姓大多不认识银子,或者银子当时的价值太高买寻常物件商家根本找不开,亦或是在内心不认可这种货币的存在,所以才发行铜币为主体的货币。一种货币,必须得到市场的认可,而且流通起来才能称之为货币。”</p>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div>

“到宋元时期,银子依然不是大面积流通的东西,价值也很高。之所以价值极高,还是因为物以稀为贵,我大明银矿寥寥无几,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故而太祖建立大明的使出,银子依旧不是主要货币,我们的货币由大明通宝也就是铜币和大明通行宝钞这种后来贬值的纸币构成。而后,到郑和下西洋的时候,外藩的白银才慢慢流入我大明市场,加之到天顺年间又开出来几个银矿,银子才慢慢盛行起来。总的来说,花银子历史并不算太久。对了,你刚才说的什么通货膨胀是什么意思?”沈紫杉问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