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大贼四(第1/3页)
作品:《残唐再起》新年号旧气象,长安城和它所代表的王朝已经没落不堪。虽然比起刚进城时小部分城区还是荆棘丛生、狐兔间行的状态好了不少,但大凡到过长安的人再进帝都都会产生恍若隔世的感觉。</p>
虽然不是第一次陷入战火,但长安这次的萧条却是彻底性的,没有了寸土寸金,没有了人声鼎沸,在已经被平整的的瓦砾堆下埋藏着众多身份不一的尸骨和冤魂。这座城市里数量不多的幸存者用一种漠然的姿态迎接皇帝归来,再麻木地继续忍受官府中使的催逼,日出日落,再无活力。</p>
虽然全家皆亡,但伊斯梅尔却在历久频仍的数年战乱里活了下来,一开始他还曾经野心勃勃地准备找一家商铺应聘掌柜,但后来这个胡商子弟却只能和以前他看不起的下等人一起靠为皇帝重新宫室来维持生计。而这份工作也是目下长安城里能找到的不多工作之一。</p>
虽然境况可以用悲惨来形容,但伊斯梅尔却还乐观地告诉周围的人:只要皇帝陛下在,作为都城的长安就能迎来的新生,大家也可以重新过上好日子。不过很可惜,没人相信他这套理论。</p>
事实上,在伊斯梅尔的心底隐藏着和多数人一样的心思,或许他鼓励周围的人只是为了掩饰和遗忘自己的惶惑。伊斯梅尔别无选择,长安是他的家,他和他的祖辈父辈一样在这里出生,长大,身上流淌着汉人的血液……更生活了整整二十七年。伊斯梅尔一直因为自己大唐帝国子民的身份而骄傲——除了这个国家,他已经没有第二个故乡。</p>
作为家族源头的波斯早就亡了,大唐呢?</p>
对帝国**十分熟稔的伊斯梅尔非常清楚,若是大唐亡了,绝对不会出现像波斯被征服成伊朗一样的情况,多半将四分五裂——这也就所说的“合久必分”了。</p>
胡思乱想着,伊斯梅尔和一个同伴一道搬起了手中的木料。大明宫他曾经来过,甚至充满荣耀地进去过,但现在……</p>
几匹骏马从远处而来,慢慢地减速,然后停下。几个骑者下马默立,似乎在看这些为一点可怜的糊糊而终日劳作的百姓。</p>
不知道第几次回来搬运材料,眼神不错的伊斯梅尔像是发现了救星一样,扔下手头的工作就朝那几个骑者冲去。工头一时没反应过来,只有四分之一波斯血统的“胡人”已经冲到了那几个骑者跟前。</p>
骑者们的反应显然比起工头要快很多,五个人立即抽刀出鞘,将一个小个子围在其中,十分警惕。</p>
“公主殿下……小的是泰西商行的伊斯……” 伊斯梅尔没头没脑地大叫,他明白,自己如果闷声不响,很有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变成肉泥。</p>
不过幸好……“公主殿下”还记得伊斯梅尔这么一号人,制止了侍卫们的动手企图,让伊斯梅尔到近前答话。</p>
公主殿下变了很多,稚气似乎她的身上完全褪尽,伊斯梅尔在她眼睛里读到了悲悯。伊斯梅尔明白,眼前作为自己前主顾的女子可能是自己告别饥饿唯一的机会,忍不住声音哽咽。</p>
一天后,换了衣服,有了点钱的伊斯梅尔拿着两封信离开了故乡长安,去往一个新的地方:襄阳。</p>
殿下说:“他那里是太平的……”</p>
…………</p>
事实上,这个世道没有一个地方是太平的,山南也不例外,在伊斯梅尔还在路上的时候战争已经开始。</p>
驻扎长林,负责荆南北面的将领虽然十分沉稳,但最终还是没能忍住对山南“平民”的满腔怒火,下令射杀了一个山南“猎户”。</p>
山南军似乎没料到对方居然会发起“挑衅”,七天之后才整顿完毕,正式进兵荆南境内,要求对方给予解释和赔偿,并交出凶手。</p>
前两样荆南军将领能忍就忍,只要太平无事,几句无关痛痒的软话,二百石粮食都不是问题,但若是要他们交出“凶手”却是万万做不到的——那等于丢掉了军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