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少年中国说(第3/3页)
作品:《战斗在甲午年》“道歉,道歉,你等等,我肚子好疼,我再笑一会儿,咯咯咯咯——”</p>
薛迎春的身体结结实实的趴在何长缨的背上,笑得踹不过气来,不过无论是她还是何长缨,现在都没有精神想到这些香艳旖旎了。</p>
薛迎春又趴了好一会儿,终于按着小肚子,俏脸粉红,满眼泪花子的重新站了起来。</p>
她从何长缨的手里夺过紫毫笔,拿着铺在床上的宣纸走到小桌边坐下来,扭头笑盈盈的对何长缨说道:“你说,我写。”</p>
何长缨想了想,终于默认自己不行,开口说道:</p>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div>
“序”</p>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p>
“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p>
“是的,我虽然自有我的确信,然而说到希望,却是不能抹杀的,因为希望是在于将来,决不能以我之必无的证明,来折服了他之所谓可有。”</p>
“于是就有了这个《呐喊》,这一声呐喊,我不知道能惊醒在这昏昏沉睡着的老大帝国几个乖张的异端子弟,陪我一起呐喊,陪我一起拼搏;以期唤醒这沉沉昏睡的众国民,重铸我华夏热血。”</p>
随着何长缨的话,一行行清秀的瘦金体小楷出现在雪白的宣纸上面。</p>
何长缨一边说,薛迎春一边写,写完了这一段薛迎春皱眉说道:“你这写的都是什么呀,我都看不懂?”</p>
“呵呵,都是一些注定无济于事的昏话,傻话,狂话而已;下面就来一段对仗押韵的,少年中国说。”</p>
何长缨想了想,缓缓的说道:</p>
泰西人之称我中国也,一则曰老大帝国,再则曰老大帝国。呜呼!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安之曰:恶!是何言!是何言!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p>
是夜,在这间津门卫北塘的这间小客栈里,如豆油灯久久未熄。</p>
这篇《呐喊》序里的《少年中国说》,不久以后就被传送到华夏,乃至世界各地华裔的角落。</p>
合着何长缨之后那如日中天的不朽功勋,让无数的热血青年投到他的麾下,一起成长,一起战斗,为那个美丽的少年中国而流血,而努力,而奋斗。</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