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暗世自有名将(第1/3页)

作品:《战斗在甲午年

何长缨和聂士成并肩站在河畔,看着十几艘渔船艰难的在河水中来回穿梭。</p>

因为水流太急,一艘渔船每次只能装二十名士兵,面对上游水侧的士兵们手里面还得拿着长木杆,防止上游有飘下来的断木撞击渔船。</p>

这样渔船在激流里走斜线,驶到河对岸,就飘行到了安州驿下游一两里的河畔处。</p>

然后河对岸的士兵,需要用绳索把渔船拉到安州驿上游一里处,再走斜线划过来。</p>

这样一来一回,就得花费两个小时的时间。</p>

“唉!今晚只能歇宿在安州了。”</p>

何长缨在心中默默计算,安州到平壤大概一百五十里路程,虽然雨后泥泞难行,不过两地之间是宽阔的大路,强行军3号应该勉强可以到达平壤城。</p>

当天夜里在平壤补充完物资之后,4号启程,5号上午就可以到达黄州城外。</p>

然后寻找合适伏击点,完成对一户兵卫率领的第十一联队第一大队的伏击。</p>

之前何长缨一直在犹豫着是不是去舍人关,先去打一场阵地防守战。</p>

不过考虑到舍人关位置太过于险要,万一一户兵卫看到有军队防守,就原地待命的等待大岛义昌的第九混成旅团。</p>

那么何长缨就会陷入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p>

打?</p>

这次东洋陆军为了攻城,特意携带了大量的火炮。</p>

而自己这边没有后勤后援,指着这一千出头的新兵蛋子,万一被大岛义昌的第九旅团给咬死了,先用小股兵力绕到舍人关后路的险隘处封锁住援朝军的退路,再从正面配合着火炮强攻。</p>

搞不好援朝军连撤都撤不下去,被第九旅团整个儿囫囵吞下去。</p>

不打,直接灰溜溜的撤出舍人关?</p>

那么援朝军一路急行军,守着天险舍人关,看到东洋军队来了就跑,岂不是成了一个大笑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