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大沽口(第2/3页)
作品:《战斗在甲午年》此时在大沽口海港人山人海,各种喧哗嬉笑声不绝于耳,人人都带着节日般的喜悦和欢笑。</p>
卖茶水的,卖瓜子点心的,各种吆喝此起彼伏。</p>
其间街头的浪荡子趁机往大姑娘小媳妇身边凑,挤挤胸脯,寻机摸一把肉呼呼的大~**,不时引起大胆泼辣的女子们一阵臭骂。</p>
而整个津门卫的小偷们,乞丐们更是齐聚一堂,如鱼得水的在其中穿插着,各凭各本事挣银子花。</p>
大清伯爵,直隶总督,协办大学士李鸿章和军机大臣,兵部尚书孙毓汶,两人坐在一座搭起的彩棚正中央,两旁分坐着一大群直隶府,总理衙门,兵部的文武大臣。</p>
众人都是一脸的喜气。</p>
“中堂,您真是咱大清朝的伯乐啊!”</p>
孙毓汶笑吟吟的恭维着李鸿章:“这个何长缨,听说前月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罢职小哨官,结果中堂慧眼识人大胆启用;这不,才一月过去,就有了两场全歼,这么大的报效。”</p>
李鸿章扶须微笑:“这也是咱们国朝之幸,危时自有人杰出,挽狂澜于即倒也。”</p>
“挽狂澜于即倒也;中堂,这句话可是出自于何游击的《呐喊》吧?”</p>
孙毓汶笑着问道。</p>
“看来莱山也看过那本书了?”</p>
李鸿章笑而反问。</p>
“如此奇书,现在在京师已经是让街头纸贵,人人观看,我岂能不知?这本书里面关于德意志陆军的描述,真让人心生神往啊!等以后何游击凯旋而归,定要见一见这位北洋新秀。”</p>
北洋新秀?</p>
孙毓汶的这个词,李鸿章听着十分的入耳,和孙毓汶相视一笑。</p>
“呜——”</p>
逐渐靠近海港的‘和顺’号商船发出‘呜呜’的汽笛声,李鸿章眼尖的看到自己的大儿子李经方正穿着醒目的官衣,迎风站在船头。</p>
一星儿浊泪在李鸿章的眼角泛起,自己这个大儿子终于长大了。</p>
“砰!”</p>
“砰!”</p>
——</p>
大沽炮台开始朝天放礼炮,一溜儿最高规格的十二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