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留取丹心照汗青(第1/3页)
作品:《战斗在甲午年》站在致远舰桥之上,邓世昌望着西南方向逐渐逼近的黑点,又怅然的看了一眼南方。</p>
自从从军以来,二十七年的时间里,自己不过回家三次。</p>
不知此战之后,还有没有机会回去祭拜一次双亲?</p>
对于陈金揆说的日军速射炮的优势,邓世昌岂能不明白,甚至对日军军舰的了解,邓世昌要远远的比陈金揆知道的更多。</p>
射速,火力密集,航速和爆发航速,军容军纪——</p>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此时的日军联合舰队的综合实力,早已经把北洋水师远远的甩在后头。</p>
此战假如日军军舰来的不多还好,如果是全师而来。</p>
定然是凶多吉少!</p>
道理邓世昌都明白,他也懂。</p>
可是正所谓大丈夫有所为之,有所不为。</p>
有些事情,就如在丰岛海战中,方伯谦为了逃命几次升起白旗那样。</p>
他邓世昌不屑去做,也更不耻于去做。</p>
“大丈夫死则死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p>
随着邓世昌轻轻的念出这段当年文天祥在元朝侵略者屠刀下,勇而赴死的词句,心内热血澎湃。</p>
一丝坚毅,一丝果决,一丝释然,在邓世昌的脸孔浮现。</p>
他微微一笑,温柔的**着靠着他腿肚子的爱犬‘太阳’的脑袋,对着身边的二人说道:“金揆,应霖,身为一名海军,战斗,在战斗中葬送大海,不是你我最好的归宿么?”</p>
并列纵阵第三小队的姊妹舰,来远,经远,紧紧的跟随在致远和靖远舰后方400码的距离。</p>
经远舰管带林永升,帮带大副陈荣,总管轮孙姜,枪炮教习江友仁,枪炮二副韩锦,鱼雷大副李联芬,一群军弁站在舰桥上面,正在紧张的安排各种战前事宜。</p>
“所有船舱木梯全部撤除,告诫士兵不得怯战藏匿,否,战后一律上报严惩不贷;解除所有舢板,全部丢进大海,舰存与存,舰亡与亡!”</p>
林永升望了一眼高高的桅杆:“将龙旗悬于桅顶,以示誓死奋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