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这么难(第2/3页)
作品:《战斗在甲午年》这小子懂事儿啊,不拿大,不居功自傲!</p>
一看就是个有前途的聪明人。</p>
然而,就算何长缨再如何的低调,对比着清军诸军在牙山,中和,平壤,丰岛,大东沟这一系列海陆战争中的糟糕表现,何长缨的成绩也确实太耀眼了。</p>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迄今为止,大清对日作战所有的胜仗,都是何长缨和他的援朝军打出来的。</p>
假如没有这几场大捷撑脸子,大清朝还不知道会被洋人们埋汰奚落成什么样子了。</p>
这一切不由得众人不瞩目。</p>
刚刚酒过三巡,众人就开始借着微微的酒意,询问**的事宜。</p>
何长缨寥寥数语谈了一下**的战局,就直接的下结论说道:“这仗别的防区先不提,只论咱们的辽东防区,我的观点就是想守住鸭绿江沿岸,把战火控制在**境内,根本就不可能。”</p>
“怎么说?”</p>
宋庆听了何长缨的断语,作为一个久经沙场的老将,心里还是不免的重重的一抖。</p>
把战火控制在鸭绿江沿岸,这是可皇上的谕旨,现在何长缨居然直接一口把他否定掉,怎能不让宋庆心惊。</p>
今天下午,宋庆收到了李中堂转来的素有‘知兵’之称的台湾布政使唐景崧的电报。</p>
——现惟坚守凤凰城一带险要,掘地立营,凭山置炮。敌倘未攻,我惟坚伏不动,枪炮不及不发,切勿轻出交锋;能忍一二次,军心自定。备足军费,再图进取。</p>
中堂在后面批注到‘颇有可采’‘斟酌’。</p>
这说明中堂倾向于完全让出鸭绿江防线的无险地带,在辽东的群山险隘之中层层设防,阻击倭夷。</p>
这种构想,则是完全和皇上的‘拒敌于外’相背驰,也是宋庆内心所不愿接受的。</p>
既然接了这个‘帮办北洋军务’的职衔,宋庆当然希望能打出威风。</p>
他现年已经七十四有余,不用考虑都能知道,这将是他一生中最后一次的戎马。</p>
他可不想到最后,反而落了一个胆小鬼窝囊废的名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