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鸭绿江畔的首站二(第1/3页)

作品:《战斗在甲午年

处在虎山和蒲石河口之间的安平河口,属于山海关副都统倭恒额的防区。</p>

鸭绿江从安平河口起,到上游古楼子村,蒲石河口,太平湾,这一线二十余里的江段,不像上游长甸江段那样江深水缓河宽。</p>

也不像安平河口下游到虎山处那一段江面那样,江窄水急。</p>

而是江面宽阔,水流清澈平缓,到处都是可以直接涉水过江的浅流。</p>

因为这个原因,使得两河口成为除九连城和长甸镇之外,鸭绿江畔第三条通往兴京腹地辽阳奉天的马商路线。</p>

前两天,依克唐阿和倭恒额两人率领左翼防线众将,从安平河口一路勘察到长甸渡口。</p>

众人一番讨论,最后断定假如倭夷不从大东沟的沙河子渡船,不走九连城架桥,那么最有可能的就是从蒲石河口一带涉水,或者从长甸渡口用渡船渡江。</p>

然后挥师直逼盛京,剑指大清龙兴之地。</p>

对此,依克唐阿决定亲率4000大军驻守长甸,而安平河口到太平湾一线,则由倭恒额统领着3500名吉林练军和齐字练军沿江布放。</p>

这样一来,从安平河口到太平湾这二十余里的距离,这3500余旗兵再次段段分兵驻防,各个营头各守自己的江段防区,不管其他营头的‘瓦上霜’。</p>

在鸭绿江清军防线中,北洋军务帮办宋庆,首先犯下了第一个分兵防区的致命错误之后。</p>

左翼防线的山海关副都统倭恒额,再次有样学样的犯下了这个类似错误。</p>

使得整个鸭绿江防线,千疮百孔的全是漏洞。</p>

日军甚至可以不假思索的选择任意地点渡江,集中兵力,一举击破清军的脆弱防线。</p>

就如在平壤战役中那样。</p>

除了马玉昆,卫汝贵和叶志超的联合防线,在局部战场的兵力比上,一直勉强能跟日军维持在大致相当的比例。</p>

而在北线的左宝贵,江自康,吉林练军防线的局部战场上,立见尚文和佐藤正的联军,一直都对清军保持着三倍以上兵力优势。</p>

宋庆,依克唐阿,这两个大清鸭绿江防线的最高指挥,丝毫不去分析平壤战役战败的教训,匆匆的制定了这个愚蠢的鸭绿江防线防御策略。</p>

可以毫不夸大的说,要比叶志超建立的平壤防御体系,至少相差一个等级。</p>

而在清日战事正酣时,朝廷对于叶志超这个虽然胆小怕死,但是战略目光非常不错的北洋将军,还有卫汝贵这员虎将的轻率处置。</p>

也彻底的寒了盛军,芦榆防军,和其他旁观的各路练军的人心。</p>

芦榆防军幸好还有聂士成压阵,而聂桂林这个北洋打入奉军的‘无间道’,在奉军内根本没有一丝的威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