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乱世出枭雄(第1/3页)
作品:《战斗在甲午年》叆河上游,三道沟。</p>
在近夜时分,一路仓惶沿河北退的毅军和两千东边道城防联军,终于停止了奔逃,在三道沟一带升火取暖,临时宿营。</p>
河谷寒风呼啸,逃跑之时,众人不但丢失了所有的行军帐篷,连军粮都没来得及带走,所以只好饿着肚子烤火,指着明天看能不能在山里河里找一些野味果腹。</p>
宋庆,马玉昆,马得胜,张锡銮——,一群将领默默的坐在火堆边,无不垂头丧气。</p>
“此役惟庆一身耽过,甘受国法而已!”</p>
宋庆一脸悲愤的说道:“本想杀敌报天子,不料事终至此,何有面目复见天子乎?”</p>
“军门,今儿这仗,毅军,马分统,聂总兵的武毅军,打得勇猛这都是有目共睹的;谁料想倭夷狡诈,数万大军竟然从四个方向突袭,指着诸位数千兵力,如何能抵挡?”</p>
旁边率兵留在苇子沟大营,侥幸逃过一劫的张锡銮开口劝道:“而且坐拥九连城的4000铭军,居然一卒不出一炮不放,坐看诸军苦战!”</p>
一边坐着的宋得胜,恨声接话说道:“这个刘盛休,害人害己,活该!”</p>
“唉,不知九连城哪里怎么样了,但愿刘提督吉人天相。”</p>
宋庆说着连他自己都不信的鬼话,幽幽叹息。</p>
“为今之计,只有赶快到达凤凰城,再向朝廷要兵,从长计议。”</p>
打了一天的恶战,跑了一天的山路,饿的前胸贴后背的马玉昆突然感叹的说道:“论打仗,我只佩服何长缨这小子;这次又跟上次平壤战役那样,先是便宜占尽,到了最后关头,这小子又率兵潇洒的扬长而去。”</p>
听到马玉昆的话,围在火堆旁的十来个清军将领,无不先是讶然,然后都纷纷思索着变成服气。</p>
不服不行啊!</p>
这次虎山九连城防线失守,等到了凤凰城,大家还不知道会面临朝廷怎样的震怒。</p>
包括马金叙,聂士成,头一天的虎山大捷,都算是完全白打了,而且估计十九还会被朝廷降罪。</p>
唯一例外的,就是他何长缨。</p>
而且这次何长缨之所以率兵西下,还是现在被困死在九连城的刘盛休,死活硬推过去的。</p>
“说句不中听的,我估计九连城的刘提督想着这事儿,都能活活气死!”</p>
毅军后军左营守备赵云奇,不过三十出头,虽然官职不高,不过历来作战勇猛,性子直爽,深得宋庆看重。</p>
他听了马玉昆的话儿,忍不住咧嘴笑着说道:“军门一再让他去沙河子,可刘提督就是死活不挪窝,硬把何参将给踹了过去;现在倒好,他想挪窝,倭夷兵也不会同意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