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解诗(第2/3页)
作品:《战斗在甲午年》可能是这家酒店只有这一间墙壁烧柴的上房,所以偌大的屋子被屏风隔成两间,那边传来细微的说话声,有男有女。</p>
不过这是一个两头开门的大屋,所以进出上菜互不干扰,倒也相安无事。</p>
桌子上早已摆满了水果点心。</p>
何长缨,徐邦道,连顺,还有一个叫聂十八的奏事房太监,四人客套着落座。</p>
“这次三位将军进京,皇上连一路的歇息,饭庄,都亲自过问。”</p>
这个聂十八,面白无须,声音带着不男不女的味儿,看年龄也就十七八岁,何长缨估摸着是光绪的心腹,沿路来观察他们。</p>
不过这小子识趣,此时老老实实坐在下席,望着何长缨几人,眼睛里全是热烈的敬仰。</p>
“谢陛下圣恩!”</p>
徐邦道和连顺连忙从位子上起来,趴在地上朝北满脸也不知道是真是假的鼻涕泪水,一脸感动的大喊。</p>
弄得坐在椅子上的何长缨直发愣。</p>
还让不让人好好吃饭了?</p>
麻痹,谁爱跪谁跪,槽,大爷我没心情伺候!</p>
何长缨干脆装傻充愣,天天顶着一个猪尾巴,都已经烦透了,还要跪着当演员?</p>
看到何长缨愣着没看懂自己的眼神,连顺赔笑的对聂十八说道:“何将军之前一直在军队里面不太懂这些规矩,聂公公见谅则个。”</p>
“不敢当称公公,大人您叫我小十八就得了,在紫禁城天天听着将军们的英勇事儿,听了又羡慕又敬佩。”</p>
聂十八其实也就是一个穷人家里的孩子,但凡有好的出路,也不会让他当太监,在这个年纪还是比较单纯,心里也有着一些热血和英雄情结。</p>
所以看着何长缨就更加的崇拜了,觉得戏文里的盖世武将就应该这样,只有那些没用的文臣佞臣,才动不动就趴在地上假惺惺的磕头哭叫。</p>
不久,酒菜上桌,一桌人三人喝酒划拳,好不热闹,只有聂十八拘谨的坐在下席赔笑。</p>
他是光绪的心腹太监,然而这些年有着宫里的那个老佛爷,别说自己这些小太监,就是皇上都低声细气的低调做人,所以在他的身上,还没有养成跋扈的习性。</p>
况且当年连不可一世的安德海,出京都被丁宝桢给宰了,别说自己这些小虾米?</p>
出京之前,光绪还特意叮嘱聂十八,路上要多听少说,守好一个奴才的本分,不要得罪了这三个敢战的将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