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何长缨开始落子一(第2/3页)
作品:《战斗在甲午年》在何长缨的猜想里,应该是因为西洋各国在烟台有着重要的经济利益,所以日军的舰队根本不敢轰击烟台。</p>
或者说,日舰八重山那次对烟台的短暂示威攻击以后,日军**受到了某些西洋国家的警告,从而不敢对烟台开炮。</p>
除此之外,根本就解释不通这个事情。</p>
在何长缨的记忆史料里,因为东洋国民雌伏于强者的天性,此时的东洋国,从百姓到大臣军人乃至明治,都远远比大清朝要更加的惧怕洋人。</p>
好歹大清还和英法打了两次**战争,十年前在中越边境,福建马尾,台湾基隆,也和法兰西大打出手。</p>
大清朝的官员在和洋鬼子打交道时,基本都是连骗带忽悠的哄着玩。</p>
不然在第一次**战争之后,被大清的官员忽悠的气急败坏,火冒三丈的英法两国,也不会远赴万里花费巨额军资,来打第二场**战争。</p>
包括十年前的中法战争,起因就是法兰西想吞并越南,大清**不愿意,派出军队进驻越南,然后双方都憋不住了火气,开始大打出手。</p>
这是大清朝廷官员们,对西洋的态度,——能糊弄就糊弄,糊弄不过就翻脸,大打出手,打不过就和谈,谈完了签了条约以后,继续糊弄。</p>
而大清的百姓们,则是明显要光棍的多。</p>
一句话,那是打心眼里面的鄙视,瞧不起这些西洋鬼子们。</p>
看着这些金发碧眼,满嘴鸟语,穿着西装,手提打狗棍(文明棍)的家伙,简直就是传说中地狱里面的妖魔。</p>
这也是在1870年那场津门教案中,为什么津门的百姓们一呼群应,敢焚烧教堂和法兰西领事馆,杀死19名洋人和30余名中国的信徒。</p>
包括六年后的义和团,数百万百姓席卷鲁东直隶,把大毛子,二毛子,几乎屠戮一空。</p>
这一切,既是大清百姓恨这些洋鬼子的表现,也表明了这时的老百姓还真不怕这些洋鬼子。</p>
总之一句话,这时候的大清的官员和百姓,还多少残留着‘天朝上国’的优越感,见到‘洋大爷’,基本都还能挺直自己的脊梁。</p>
反观东洋,完全则是另一种反面类型。</p>
在1853年的‘黑船事件’中,东洋被当时北美洲的新兴小国美国一脚踹开国门,被逼签订了屈辱的日美《神奈川条约》。</p>
见识了洋大爷的威猛,东洋全民高举‘脱亚入欧’的大旗,从此顺服的走上了,舔洋大爷腚沟子的不归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