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章惊闻,变局二(第2/3页)
作品:《战斗在甲午年》在滦州传响,震得众人失色,惊喜莫名!</p>
胡燏棻,汉纳根,张翼三人立即联名向直隶总督衙门,通州督办军务处发电报捷。</p>
发报之后,胡燏棻,汉纳根两人等不及回电,就匆忙点齐一营步兵,一哨骑兵,朝着昌黎县方向运动,迎接即将到达的山海返程大军。</p>
当天十一点,胡燏棻一行和抗倭军的骑兵前哨遭遇,知道进关队伍就在前方。</p>
定武军里面一片狂喊,如果说之前看到那一队护送洋人回津的抗倭军的话,让众人还有些怀疑的不敢相信,那么现在已经是确信无疑。</p>
十一点三十,胡燏棻,汉纳根率军走到了任家套村的一处驿道山坡。</p>
在他们的目光里面,在金色的阳光下,一队漫长的赤练红的行军队伍,在东北方向的驿道出现。</p>
队伍里面枪如林,彩旗一路连绵招摇,当头一面刘字大旗,一面大清陆军龙旗,威风凛凛,让人视之心神摇曳,不能自抑。</p>
热泪,开始从胡燏棻的眼里‘哗哗’流淌。</p>
“皇上,咱大清,有救啦!有救啦!”</p>
胡燏棻泪眼望天,扯着嗓子大喊。</p>
不久,胡燏棻,汉纳根来到刘坤一的车座前,望着那雄赳赳的威武之师,胡燏棻内心洋溢如火。</p>
如此精兵哪能不胜?</p>
易顺鼎首先下了马车,恭敬的打起布帘,露出刘坤一那副猛然削瘦的身形,如电般的眼睛。</p>
“属下参见督宪!属下恭贺督宪大胜而还!”</p>
胡燏棻,汉纳根两人丝毫不嫌驿道上的雪泥,半膝跪在刘坤一的车座之前,心里都在想着刘督宪为国事受累,身体瘦的真是惊人。</p>
然而却露出了里面,如刀如戈般锋利的嶙峋铁骨,让人视之心生敬意。</p>
果然不愧为湘军名将,大清朝数得着的砥柱重臣。</p>
“两位快快请起,——”</p>
刘坤一连忙下车,一一搀扶起两人,然后带着急切的心情问道:“战局如何,唐山安否?”</p>
当天中午,滦州第二封电报发向通州,津门,烟台,武汉,上海,旅顺各地。</p>
这封很长的电报,及其简要的叙述了山海关电报线被掐断后的一系列军情:</p>
山海破关,数万长城大清儿郎众将被倭兵屠杀一尽。</p>
钦差大臣刘坤一临危不乱,在死棋中寻到活眼,挥军进入关外三城。</p>
随即,关外三城面对倭兵数十次凶猛攻击,众将士在钦差大臣刘坤一的激励下均血战不退,一次次粉碎了倭军对关外三城的企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