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4章兵指澎湖(第3/3页)

作品:《战斗在甲午年

然后就因为水师官兵上岸买春,酗酒斗殴,和东洋浪人,警察产生了严重的冲突,酿成了‘长崎事件’。</p>

事后统计显示,水兵方面有5人死亡、44人受伤、5人失踪(一说10人死亡)。东洋警察被打死5人,30人受伤,而长崎浪人亦有多人受伤。</p>

事发之后,定远等四舰迅速进入临战状态,褪去炮衣,将炮口对准了长崎市区。</p>

而总教习琅威理,甚至主张对日开战,——“即日行动,置日本海军于不振之地。”</p>

当时东洋海军才刚刚起步,假如李鸿章能有这份勇气和担当,而自认为是东洋人的‘好朋友’,喜欢和东洋人‘推心置腹’的伍廷芳,在斡旋这次事件的时候,多拿出一点中国男人的血性和模样。</p>

那么北洋水师完全可以借口此次事件,军舰逐一炮击日军的长崎港,宇品港,佐世保港,东京港——</p>

击溃日军所有海上力量和海港军工。</p>

把东洋海军彻底的扼杀于摇篮之中。</p>

然后此消彼长,再无事后东洋的崛起,不会出现此时的**落进东洋的手里不说。</p>

大清的辽东,辽南,鲁东,直隶,也被日军打得一片狼藉。</p>

当然,更不需要李鸿章这次遗臭万年的马关乞和之路。</p>

“呜呜——”</p>

法国商船鸣响汽笛,开始缓缓的驶出长崎港,</p>

而张荫桓、邵友濂,这一群大清的官员,都没脸在船舷上露面,均是坐在各自的卧舱里面,垂头丧气的相顾无语。</p>

真是羞死了个先人!</p>

东洋,佐世保军港。</p>

夕阳下。</p>

伊东亨佑坐在码头的一个茶楼里,听着艺妓的吟唱,望着窗外军港内如林的军舰,心里充满了得意之情。</p>

他在昨日,给军令部长桦山资纪大将去了电报,建议舰队在协助陆军完成对澎湖列岛的攻占以后,顺便去厦门和马尾走一遭。</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