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5章海上一(第1/3页)

作品:《战斗在甲午年

当天下午3点30许,清日停战协定,在接引寺李鸿章的床前签订。</p>

共六个条款:</p>

第一款:大清帝国、大东洋帝国**,现允中日两国所有在奉天、直隶、山东地方水陆各军,均确照以下所定停战条款—律**。</p>

第二款:两国军队应遵该约暂行停战者,各自须驻守现在屯扎地方,停战期内不得互为前进。</p>

第三款:中日两国现约,在停战期内,所有两国前敌兵队,无论或攻或守,各不加增前进,并不添派援兵及加一切战斗之力,惟两国如有分派布置新兵,非遣往前敌助战者,不在此款之内。</p>

第四款:海上转运兵勇军需,所有战时禁物,仍按战时公例,随时由敌船查捕。</p>

第五款:两国**于此约签订之后,限二十一日期内,确照此项停战条约**,惟两国军队驻扎处所有电线不通之处,各自设法从速知照,两国前敌各将领于得信后,亦可彼此互相知照,立即停战。</p>

第六款:此项停战条款,约明于光绪二十一年三月二十六日,即明治二十八年四月二十日,中午十二点钟届满,彼此无须知会。如期内和议决裂,此项停战之约亦即中止。</p>

当李鸿章放下手中的笔,心思大定的同时,却沉重的知道。</p>

真正的谈判桌上的较量(屠杀),才算是正式开始。</p>

当天近夜,电报传回通州,随即东洋第1军战地行政官小村寿太郎,给大清总理衙门去信儿,至17号起,东洋骑兵将放开对燕京的封锁。</p>

除了军队和军用物资,其余一切行人,货物,将不再限制进出燕京城。</p>

消息传出,京师为之一振。</p>

京师已经被围城近月,早就关得满城皇城根儿下面的百姓财主王公大臣和生意人叫苦不迭,而且好在还是在冬末春初,如果是夏季,只是满城的屎尿就能活活熏死半城人。</p>

更加重要的是,这就意味着之前随时都有可能爆发的兵祸,算是彻底的消于无形,这天下还是大清的天下,道理还是原先的道理。</p>

大不了就是银子的事情,还有千里之外,茫茫大海上面屁大的一个荒蛮岛屿而已。</p>

得到电报的慈禧,多日终于露出了一丝笑容,给李鸿章回电喻,称赞李鸿章事儿办的妥帖,要再接再砺,尽早签订合约,‘还大清以清净’。</p>

龙凤河,三台村。</p>

在16号整整一天,新整编建制的津门旅都在进行买车马,买粮草,而连队里面的宣讲员们则是一边教军歌,一边讲述一些‘浅显’的道理。</p>

这道理虽然‘浅显’,然而这些清军哪里何曾听过这样令人振聋发聩的道理,无不是听得入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