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5章慈禧对李鸿章的小算计(第3/3页)
作品:《战斗在甲午年》东洋,马关。</p>
在19号整整一天,心焦火燎的李鸿章都没有等到朝廷的回电,又不敢出门怕再遭到倭夷浪人的枪击,只好如同困兽一般的在屋内长吁短叹,无从排忧解难。</p>
西洋历3月20号整整一天,燕京紫禁城内依然是争执不断,无所决议。</p>
在马关的李鸿章左右等不来电报,发电回国催问也是石沉大海。</p>
无奈之下,李鸿章只好邀请科士达,德璀琳,毕德格,几个老外一起商议东洋的条约,再三商讨之后得出了一个结论:</p>
条约底稿的第二条‘中国将盛京省南部地方’,可以值得商榷,并且认定东洋真正想要的是鸭绿江一线地域,还有就是重中之重的‘金大旅’,从而获得旅顺这个要塞不冻港。</p>
第三条‘中国赔偿东洋军费库平银三万万两’,应该可以适当压减。</p>
第四条‘东洋国臣**进中国各口货物减税,免除厘金,并得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应该也可以商榷。</p>
得到了这个结论,虽然有可能‘如所愿’,但是李鸿章的心里却是一点也没法轻松。</p>
因为即使是这样,这份合约对大清国也是极端的苛刻。</p>
西洋历3月20号,这一天已经是日方许诺的最后一天,大清朝廷的大佬中枢们依然吵个不停,电报都不给李鸿章发一个。</p>
而坐在帘子后面的慈禧,此次也已经学‘精明’了,居然在帘子后面吃着小点心,喝着热茶,似乎对于朝廷不能给马关的李鸿章一个确信儿,一点都不着急。</p>
事实上,慈禧的心里也确实不着急。</p>
在她看来,就算是朝廷能拿出一个折中的方案给李鸿章,里面的内容也绝对会跟东洋的条件底稿‘相去万里’。</p>
假如李鸿章得到了这个电报,凭这个老狐狸的心性,就一定会死死的按着电报里面的内容和东洋谈,那么很可能就会激怒东洋。</p>
一旦东洋下令廊坊的军队开赴过来,攻击燕京城警告,谁能抵挡?</p>
朝廷的脸子现在都已经掉在地上,难道还要再来一次,被按进泥坑里不成!</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