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管头阻击战(第1/3页)
作品:《永恒》为了配合41师团对阳泉的攻击,在西烟镇的三村俊雄很快便收到第一军直接下达的命令:让他率队直袭孟县,并同时还得保住西烟镇这个战略要地,为此也给他增派了两个警备中队协助对西烟镇的防守。并对他快速收复西烟镇进行了表扬。</p>
三村接到命令后立即做出了相应的安排,首先派出侦察队向西侦察。让新来的两个警备中队和腹部原直大队留守西烟镇,而其余部队则做好出击的准备。他这样安排可以说对他来说是完美的,因为八路的主力是向东撤往孟县方向,还是大部退入了西烟镇以北的系舟山区,他心里也没底。这样留下一个大队和两个中队辅助的话,可以说是十分稳妥的。而且他的任务也是配合41师团进攻阳泉,他的作用也就是起个牵制的作用。就算他是拿下了孟县,那功劳怎么也无法同41师团相比的。所以在三村看来,守住西烟镇才是最重要的。这样不管进展是否顺利,对自己而言都只会有功而不会有过。</p>
为了防止日军东进孟县,葛彪的三营自东郭湫战役结束后便撤到了西烟镇通往孟县的管头一带休整,并加强防守。在没有接到撤退命令之前,无论如何也得坚守住这里,不能放一个日军过去。</p>
管头这个地方的地势十分特别,这里已进入太行山区,同时在这里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山谷。这条山谷南起管头,北至上社以南的普贤。而公路则是自西向东从山腰中蜿蜒而过。这里地势崎曲险峻,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地方。</p>
自三营接防这里后,葛彪便跟据这里的地型,和从战术课上学到的及许多战例中学到的经验布属了两道防线。第一道防线位于管头以西一公里处的地方,由一连守住两边的山头。二连和拍击炮排卡在公路正面,并随时可以向两侧的山头提供支援。三连则在管头村西边进入这条山谷的口子上布置防线。营警卫排,侦察排便做为预备队使用。</p>
虽然三营的总兵力只有不到八百人,但由于这里的地型再加上葛彪周密的布属,因此日军想突破这里那是很不容易的,而且在孟县的五营也可随时增援,为了方便增援及意外情况的发生,余大柱早就将五营的一个连放在了离管头不远的白道村。</p>
很快三村便收到了侦察队的报告:八路已在管头构筑防御阵地,卡住了通往孟县的道路。不过由于这里地势限制,无法进行进抵近侦察,因此八路的具体兵力不祥。火力配置也不是很清楚。</p>
一听报告,三村知道,这八路看来已是早有准备。而且这里的地势又十分的险要,太多的兵力也难以展开。可军令不可违,这仗是必须要打的。于是三村便亲率两个大队及一个炮兵大队和辎重中队浩浩荡荡的向着管头缓缓而来。</p>
三村之所以让部队缓慢行军,这是有自己的小算盘的。因为他已收到了41师团在狮脑山以西前进受阻的消息,如果他现在推进速度太快,而41师团那边进展不顺的话,那很可能他就会变成一支孤军。虽然他并没有经历东郭湫之战,但八路即然能一口吃掉池上的两千多人马,那这战斗力可是不容小看的。他只希望能稳扎稳打不出差错,早日完成他进升将军的梦想。</p>
想着只比他高两届,当初同样是大佐联队长的谷川清早已荣升少将,还成了他的顶头上司,三村也一心想着自己也能做到而且比他做的更好。</p>
三村出发的消息,葛彪很快也得到了。他立即让二连的一个排增援南侧的高地,这样在两边的高地上都有两个排的兵力。而独立团两个排的兵力比许多部队一个连还要多一点。再加上这里受地型限制,日军是无法展开大队级别的进攻的。只是让葛彪唯一担心的就是火力上的差距。于是他很快将情况向唐思强做了汇报,这时的唐思强刚从狮脑山上撤下来。接到葛彪的报告后,便马上电令在孟县的重机枪连马上以最快的速度前往管头支援三营的作战。</p>
按照归初的估计,这日军应该是在中午以前便会到达,而重机枪连可能还会晚一点。可在中午的时候,王二顺便带着重机枪连到了。可却还没看见鬼子的影子,这让葛彪不禁感到有些意外。这小鬼子是唱的那一出啊!怎么会还没到呢?于是马上再次派出人去侦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