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调整(第2/3页)

作品:《永恒

左权参谋长起身说道:“我们先说说目前国际上的形势,在苏联的斯大宁格勒,苏联红军击败了德军开始由完全的防御转入了局部的反攻。同时美英盟军成功登陆意大利的西西里岛,意大利的**已经垮台,轴心国已经出现分裂。而日军在太平洋上也已开始由大范围的主动进攻转为防御,美军已开始转入了反攻。同时随着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以及东南亚地区的占领区不断的扩大,其兵力已显得十分紧张。他们不得不从中国战场抽调部分精锐南下增援。而在中国战场日军又不得不保数量相当庞大的兵力来维持战区的稳定,于是就出现了他们兵源素质下降所导致的战斗力下降。”</p>

袁政委也点头道:“是啊!从这次与日军的交手情况来看,其第四旅团还算战斗力强悍。而伊黑清吾的59旅团很明显不如以往了,从我们俘虏的日军来看,其中不少是十几岁与三四十岁的人。看来这鬼子也是撑得很艰难了啊!”</p>

“是的!虽然我们曾经随着部队的不断扩大,曾经有过一段数量增加而战斗力下降的过程,但是随着我们的部队在战斗中不断的成长,再加上你们搞那套训练方法我们在各**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推广。这便使得我们的战斗力很快的得到了恢复与提高,而日军却开始呈现出了下降的趋势,于是这此消彼涨使得我们与日军的差距也在局部开始渐渐的缩小。”</p>

左权参谋刚说完,彭总起身说道:“所以根据这些形势的变化我们打算对一部分**做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今后新的斗争形势。而这其中调整最大的就是你们纵队以及阳泉地区,先把我们的考虑给你们说说,下去后你们俩可以先商量一下。然后明天我们再商议细节的部分。”</p>

两人一听忙一边点头一边拿出笔记本出来准备做好记录。</p>

“是这样的,随着我军收复阳泉以及切断正太线已有一年多了。因此在山西的日军实际上基本被我们分割为了东西两大块,而随着这次战役的结束,表面上看日军虽然重新占领的运城以及中条山等地区。但在战斗中也损失很大,而这样一来他们的兵力却更加的分散。因此日军在太行山以西地区的力量实际上是在下降,而东面的日军却影响相对较小。为此根据**与朱老总的策略,我们准备在东部地区对日军还是采用以前的战略,以游击战为主,大力发展敌后根据地。而在西线将会相应的做出一些调整。”</p>

说着彭总让人将地图拿来指着地图上说道:“你们看,现在从大同以南的日军第一军兵力来看,他们只有37师团,69师团,第九旅团,福岛的第四旅团,以及谷川的第十六旅团。其中第69师团与第九旅团在这次战役中伤亡过半,一时难以恢复。以现在日本的情况来看就算恢复了兵力,那战斗力也会大不如前。”</p>

“再从兵力分布来看,其37师团担负着从中条山一线至运城黄河边上,北边包括临汾等周边数县的范围,可以说是兵力已极为分散。而69师团则是但负着从临汾以北到祁县,太谷这么广大的地区,兵力同样十分吃紧。第九旅团主要是担负着太原至忻县及周边各重要基地机场等守卫任务,第四旅团驻防于晋中一线拱卫太原。谷川的十六旅团则是从定襄到代县护卫着同蒲线的安全。再往北便是属于日军驻蒙军的范围。”</p>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div>

说着彭总抬起头来看着他们说:“想一想,通过这次战役,日军的力量已经大幅度的衰减。再将这样薄弱的兵力分布于如此广大的地区,而在这一地区的周边,黄河以南以及岳南有国军力量,太岳地区到阳泉五台都是我们的控制范围。晋西还有阎锡山的晋绥军,北边有贺老总120师的晋西北**,因此我们在适当的时候,可以在这一地区对日军采取相对的攻势!以进一步压缩日军的生存空间,为以后的大反攻创造良好的基础!”</p>

唐袁二人一听相互看了一眼念道:“相对的攻势?”</p>

旁边的聂老总随即说道:“对!就是相对的攻势,虽然以目前敌我力量的对比,以及对大中城市的攻坚我们还缺少相应的能力。但对于周边的日军据点,集镇以及部分县城,我们可以采取局部的小打不大打的原则,对日军进行蚕食,在压缩其生存活动空间。这样等到将日军消耗到一定程度,而我们也积累发展到一定时机时,便可对日军发起大规模的反攻。首先是山西,然后是华北,直至将日军全部赶出中国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