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齐聚一线天(第1/3页)
作品:《昶变天下》孟知祥拿过玉佩,再听杜逸风讲了自己妻儿的境遇,一向温和的他也极其震怒,“立刻发兵绵州!”</p>
赵季良连忙阻拦:“不可。拔掉绵州这个钉子是迟早的事,但我们准备不足,难以一击即胜,倒让安重诲找到了口实,大军压蜀。”</p>
赵季良本是朝廷的太仆卿,被派来巴蜀向孟知祥索要犒民钱。孟知祥不但哭穷不给,还希望其留下来助自己一臂。赵季良欣然同意,因为他和孟知祥可是情意深厚的故交老友。</p>
虽然至今还未被封任何官职,可孟知祥事无巨细均与其商量,俨然已成为西蜀的二把手。</p>
官职算虚的,信任才是真实的。朝廷几次调他去别处任高职,都被他拒绝。士为知己者死,我赵季良这点才华这条命这辈子就准备放在巴蜀了。</p>
“德彰,那该怎么办?”孟知祥稍微消消气,问道。</p>
赵季良,姓赵名季良,字德彰。孟知祥一直这样称呼,足见两人关系的紧密。</p>
赵季良稍作思考道:“我量那武虔裕现在也不敢与大人翻脸,不如孟公亲自去绵州迎接妻儿。一则给他个下马威,让他有所畏惧。二则显出大人的坦荡,让他放松戒备。”</p>
“好。速传赵廷隐、李仁罕两位将军,准备两百轻骑,即刻出发。”孟知祥命令道。</p>
赵季良微微笑道:“孟公,我们现在只有一百骑兵。”</p>
一百骑兵当然是假的,其实晓锐军现已有两千兵马。晓锐军便是孟知祥的骑兵队伍。但一直对外宣称只有百骑,主要是出于示弱的考虑。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最终的胜利者往往初始都很低调。</p>
“你看我,气糊涂了。命那一百轻骑整装待发。”又对杜逸风言道,“杜侠士一路风尘,且在府中歇息。”</p>
杜逸风道:“在下本为三公子所救,岂能见他遭难而不援手,请大人允杜某随行。”</p>
“你是说昶儿?他虽有些才气,却只是九岁孩童。他救了你?”孟知祥不相信。</p>
“待路上再听杜侠士详说吧。你看,他们已经到了。”赵季良在旁提醒道。</p>
赵廷隐与李仁罕已急匆匆地赶到,他们知道孟大人必有急事。一听召唤,随即便赶来。</p>
“好!前往绵州。成都事宜还忘德彰多担待。”孟知祥道。</p>
“自然。”赵季良毫不推辞。替信任自己的人分忧解愁是理所当然的,不必娇揉造作。</p>
“你是说孟知祥亲自到了绵州?”绵州刺史武虔裕听到探子的汇报,不是很相信。</p>
孟知祥的家眷被阻在一线天,说不定现在都已见阎王了。孟知祥来做什么?那两个兄弟,到现在也没一点消息送回来,叫我如何应付?</p>
“报!”又有探子来报,“孟大人没有在绵州城停留,直往一线天而去。”</p>
“糟糕!”武虔裕站了起来,“快,前往一线天!”</p>
他不担心孟知祥妻儿的性命,在他的计算中他们已经不存在了。他担心两个弟弟在孟知祥面前露出什么马脚。</p>
一个莽夫,一个混混,怎能让人放心?</p>
莽夫此时正一片混乱。这山寨到底是攻还是不攻呢?武虔丰犹豫不决。决?他什么时候决过?从来都是大哥叫他怎么做就怎么做。</p>
混混此时一点都不混乱,他很清楚活命是当下最重要的任务。“二哥,你可真笨!你不会先退兵,待他们放了我,再来攻打山寨啊!”</p>
我倒。你可真聪明!</p>
“你傻,当我也傻啊!”霍犀猊把武虔富揪得紧紧的,“我们啥时安全,啥时放你。”</p>
原来我最傻,把意图都告诉敌人了。武虔富后悔着。</p>
僵持一直维持到天黑。</p>
王路对李廷珪道:“要不让这三个孩子去那山洞里休息?”</p>
“嗯。”李廷珪答应道。还是不放心,喊过郭威和武璋,嘱咐他二人守在洞口。</p>
不能放松。万一敌人夜晚来攻呢?霍犀猊仍旧紧紧地揪着武虔富。</p>
武虔丰才不会夜晚进攻呢!一千兵马在手上,若不是担心三弟的性命,早已让这个小小的山寨血流成河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