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劫军服(第1/3页)
作品:《昶变天下》孟昶可不认为自己是在做游戏,他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之家”,他隐隐感到这“之家”不仅能解决成都当下的难民问题,更会在将来不断释放能量,发挥更大的作用。</p>
自己年龄尚小,管理起来还有些棘手,必须得找几个帮手。</p>
母亲可以算一个,她是公主身份,也是节度使夫人身份,心地又善良,完全可以。</p>
王昭远、王朴或者赵普都是未来的人才,如今首要任务是学习。那二韩只是武夫,就不提了。</p>
亚父倒是个不错的选择,可他得辅佐父亲,空闲来授授课还可以,不可能将大部分精力放在“之家”。</p>
到了府衙找到赵季良,询问可有合适的人推荐。</p>
赵季良寻思了下,道:“有一人博学多才,而且对办学颇有兴趣,曾多次建议孟大人办学堂。”</p>
“何人?”孟昶急切地问。</p>
“节度府掌书记毋昭裔。”赵季良道,“此人随你父从太原来成都,做事稳重,颇受器重,是位奇才。”</p>
孟昶道:“那就他了。现在何处?”</p>
“应在府衙办公,我带你去寻。”赵季良领着孟昶在府衙中转了几个圈,在一角落处的屋中寻到了毋昭裔。屋中到处是书,他正和一人在交谈。</p>
为了节省开支,孟知祥将所有西蜀府的办公人员全集中在这个府衙。当下一切以备战为目标,所以象毋昭裔这些文职人员都被分在了角落的房间办公。</p>
重武轻文是五代十国的重要特征之一。</p>
那两人看见赵季良,急忙起身施礼:“赵大人。”这是对还没任何官职的赵季良一种尊重,也是种心照不宣吧。</p>
“毋大人,这位是?”赵季良问。此人很陌生,所以他有此一问。</p>
毋昭裔忙介绍:“这位是秦州从事欧阳炯。曾在蜀中任过职,来办一些事务。”</p>
“欧阳兄,久仰久仰。”</p>
“赵大人,久仰久仰。”</p>
一番客套后,赵季良隆重推出了孟昶,“这是孟大人的三公子孟昶,特来拜会毋大人的。”</p>
“孟公子,久仰久仰。”又是一番客套。</p>
欧阳炯见此情景,起身离座道:“在下还有些琐事需处理,赵大人,毋兄,孟公子,告辞。”</p>
待欧阳炯走后,赵季良问:“不知欧阳从事在秦州可舒心?”</p>
毋昭裔叹气道:“不瞒赵大人,欧阳兄在那很不得志,这次成都一行实为有心入蜀,探下虚实。”</p>
“这名字我似有耳闻。”赵季良道。</p>
毋昭裔微微笑道:“此人本就是成都人氏,曾在前蜀王衍时期从仕个小官,他精音律,通绘画,能文善诗。年龄虽比卑职小,才气却远在我之上。‘三十六宫秋夜永,露华点滴高梧’便是他所作,赵大人听过他的名字也不为怪。”</p>
“这样的人才岂能让于他人。亚父,有无空缺职位,安排一下啊。”说话的是孟昶。他隐约记得这欧阳炯后来也来到了孟昶身边,既然迟早要来,还折腾什么,现在就留下来好了。</p>
毋昭裔见这小公子替自己的朋友说话,目露感激。</p>
“呵呵,这是自然。”赵季良道,“毋大人不是正好一直需要个帮手嘛,我看这欧阳炯就很合适。待孟大人回来,我便提议。毋大人可以转告欧阳炯,不必走了,就留在成都吧。”</p>
“谢过赵大人。”毋昭裔大喜。他也知道这位欧阳老弟性情坦荡放诞,他人恐难适应。</p>
“呵呵,毋大人怎么不谢我呢?因为我年纪小吗?”孟昶笑嘻嘻地问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