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五赏赐(第1/3页)
作品:《昶变天下》望着武璋那张通红的脸,孟昶觉得有蹊跷,“武叔,你在说谎。”</p>
“我没说谎。”武璋低头辩解。</p>
“他没说谎,当时我也在场。”李氏走进。</p>
好嘛,连自己的娘也来添乱。“娘,禁军指挥使不是谁都可以做的。”孟昶解释道。</p>
“是啊。所以连你爹都觉得武璋最合适。”李氏接着孟昶的话道。</p>
孟昶看出了母亲和武璋的古怪,怎么看都是在做戏。猛然醒悟,他们原来是有目的的。“母亲,武叔,你们觉得禁军头领的位置重要不?”</p>
李氏回答道:“当然重要。这直接关系到咱们的命运,怎能让与外人。这次你一定听母亲的,让武璋做这个指挥使。”</p>
到底是女人,马上就露出了破绽。孟昶微笑望着母亲,“一会是爹生前的决定,一会是你的决定,到底是谁的啊。”</p>
李氏感觉到了失言,马上掩饰,“不管是谁的,都是为了你好。你听从便是。”</p>
“如果你们真为我好,就莫要继续纠缠此事了。”孟昶的表情很严肃。</p>
武璋对这个指挥使确实没什么兴趣,他也清楚自己除了莽力,也无甚本事。可当告诉了李氏后,李氏惊魂失措的表情说明了此事的严重性。于是便听从李氏的吩咐来向孟昶讨官。他道:“公子,我也知道自己确实不够格,可李廷珪总行吧,为何只做了副手。怎么说,他也是自己人啊。”</p>
孟昶耐心地解释,“有时候不能根据谁行谁不行,谁是自己人或者不是自己人来做决定的,我必须要以全局为重。”</p>
武璋点头,“我相信公子。”</p>
李氏还想说话,被孟昶抢到了前面,“娘,如果你真不放心,我看就让武叔还留在禁军中做名普通的士兵,如何?”</p>
老爷已经走了,武璋已经把自己的命交给了孟昶。做什么都无所谓的,只要能保护公子。立刻露出笑容道:“行。”</p>
李氏还能说什么呢。在凤翔,在一线天,甚至包括让董氏的改变,他哪次的表现不是很出色呢?她相信儿子。</p>
赵廷隐不相信李仁罕,从来就不相信。退朝后他没有回府,一直在宫中等待孟昶空闲,他要好好和这个小皇帝谈谈。</p>
乔公公曾在唐庄宗李存勖的宫中做过,后来李嗣源登位后遣返了众多宫中人员,他也在其列,只好回到了老家成都。一个什么都不会的半百太监,什么都不会,只能靠多年的积蓄勉强度日。孟知祥称帝征召太监时,他毫不犹豫地报了名。王处回听闻他在宫中做过,大喜,立刻推荐给孟知祥做了皇帝的侍驾公公。他为人和气,性格善良,孟知祥非常喜欢。先帝去了,便开始服侍孟昶。</p>
他急匆匆地跑来喊赵廷隐,“赵将军,皇上现在有空闲,在御书房。”</p>
赵廷隐已等了很久,听闻后快步走向御书房。</p>
“赵叔叔,你终于来了。”孟昶笑着道。</p>
他是拿这个孟昶没什么办法了,都做了皇帝了还叔叔什么的乱喊。“皇上,在这喊没关系,上殿后便不要如此称呼了。”</p>
孟昶笑问:“为何呢?”</p>
“以免被小人利用,给鼻子就上脸,以为你怕了他,心中得意。”赵廷隐还忌恨朝堂上李仁罕的嚣张。</p>
孟昶知道他的所指,笑嘻嘻地道:“其实我还真的怕他。”</p>
赵廷隐一听,怒了,“皇上乃一国之君,手握生杀大权。他也就一狂妄武夫,何必惧他。”</p>
“可我年纪尚轻,初登皇位,毫无根基。若惹急他,出点什么事,真不好收场呢。”孟昶带着委屈道。</p>
出事,那就是指叛乱。李仁罕重兵在手,真的叛乱了确实难以收场。赵廷隐明白了孟昶的无奈,不点名地怒骂李仁罕,“他若敢反,廷隐必会拼死护主。先皇对我们恩重如山,更是终前托孤,恩岂可绝,义岂可断。廷隐虽无甚大的本领,但忠义二字也知道怎么写。背信忘义者,与牲畜有何二异。”</p>
赵廷隐的这番陈词痛斥了李仁罕,也表明了自己的忠心,感动了孟昶。“赵叔叔,我们也不是第一次接触,你的为人我很清楚。我从未怀疑过你对我爹、对我的忠诚,但不是人人都如你一样。万一有人心怀二志,图谋不轨,我想新兵赵叔叔肯定是第一个站出来助我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