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五朕要做状元(第1/3页)
作品:《昶变天下》自古帝王之道,圣贤之道,不外一中。然何为中?不偏为中。中,正也。</p>
君子之所以为君子,固气守节,刚柔并济,明是非,辨黑白,如狂澜之砥柱,不偏不倚。看似柔弱,实为强矣,盖因其正。然世上如此者几人?入世,便随俗,受物累,或倚他强凌弱,或倚己私饱囊,清者浊,明者暗,世间再无君子。</p>
子曰:中立而不倚,强哉娇。晚生愚钝,不解。芸芸众生,何人不倚?吃倚农,喝倚井,达官贵人也好,布衣百姓也罢,不倚何以存,何以生?倚正则为正,倚邪则为邪。晚生猛悟:君子难做,不若做倚正之常人。邪不压正,倚正则强。</p>
人如此,国亦如此。当今天下,武夫当道,弱肉强食,欲中立而不倚,难亦!既如此,何不倚正强国,倚正富民?</p>
泉漳弹丸之地,南唐窥之,吴越贪之,大蜀伺之,何以存?战战兢兢,谨慎小心,四面讨好,欲以中为策。不偏不倚,或可保一时安,能长久否?稍有不慎,强敌入境,抢之,掠之,毁之,亡之!如此下去,泉漳堪忧,虽自强,不过昙花一现,流星一瞥,独余叹息矣!</p>
晚生观这三方,终有定论。南唐虽强,意图不轨,欲取而掠之,非正强,不可倚;吴越虽强,钻营取利,欲取而毁之,非正强,不可倚;独大蜀之强,为绝战火,为大一统,为清平世界,为百姓幸福,乃正强,可倚。</p>
中立而不倚,强哉矫。难。</p>
中立而倚正,强哉矫。易。</p>
取难抑或取易,当政者应自明!</p>
蜀中张三作</p>
阅毕,留从效大惊,不禁又品数遍,思索良久,问:“欧阳兄,你如何看这篇?”</p>
欧阳正道:“卑职不敢欺瞒,此文思路大胆,文通语畅,奇文也。应列三甲。”</p>
霎时众考官又分两派,争论不休。</p>
留从效又思索良久,方才开口,“就给他个探花吧。状元、榜眼就由你们从这十篇中选吧。”说完叹着气离开。</p>
叹气,是因为点中了他的要害,他的担忧。</p>
叹气,是因为这个考生的直截了当反衬出自己的优柔寡断。</p>
叹气,是因为他不能给这考生状元,只因这张三太强势。</p>
文如其人,此人能用,却不能重用。好人也有私心,留从效亦不例外。</p>
“皇”榜一公布,孟昶扭头便走,闷闷不乐。</p>
“老公,探花也很好呢!考前我是为了鼓励你才那么说的,你别气啊。”唐糖安抚道。</p>
麻小倩也跟着道:“是啊,是啊,张三哥哥,探花好好听,比什么状元好听多了。谁稀罕。”</p>
杜逸风没有说话,用手拍拍孟昶肩膀。</p>
赵崇韬火冒三丈,“老大,我去烧了泉州衙门!”</p>
李承勋摇头,“还不如咱大蜀自已来办科考,让老大当第一。”</p>
孟昶停下脚步,回头望着他们几个道:“朕要做状元!”</p>
听到孟昶中了探花,王昭远、赵普这才放下心来。还好,第三名。</p>
他俩还未来得及为孟昶高兴,麻小倩跑来说了句:“皇上说他要当状元。”</p>
两人相望无语。人家都已公榜,怎么让你当状元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