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八三昏迷二(第1/3页)

作品:《昶变天下

皇上是被我们气成这样的。王朴和赵普两人内疚地想着。</p>

“皇上的想法其实也没错,待赵匡胤根基稳固,恐怕更难征服。”王朴道。</p>

赵普还是摇着头,“物极必反。沙漠中的沙在大风后有两种可能,或被吹得消失殆尽,或聚成沙丘。我担心大宋成为后者。”</p>

王朴叹口气道:“依皇上的作风,他宁愿相信是前者。”</p>

“我也希望是。”赵普道。</p>

“既然皇上心意已决,我们就努力去达成他的心愿吧。”王朴道。</p>

赵普点头同意,“咱们这就去找毋先生和李大人商量吧。”</p>

“还有昭远。”王朴补充道。</p>

王昭远带来利好消息。赵匡胤的诏书到达各镇节度使处后,引来巨大反应。其中尤以忠武军节度使李重进和昭义军节度使李筠最为强烈,二人推脱身体有病拒绝进京面圣。</p>

“那些节度使都是大周身经百战的老将,自是对赵匡胤不服。”李延厚道,“如此说来,皇上的想法虽然有风险,却可一试。”</p>

王昭远第一个赞同,“自然。我们应尽快将一切都布置妥当,只待皇上病愈,下旨北上。”</p>

五位大蜀重臣达成一致,调兵遣将,准备粮草等事宜有条不紊地开始进行。</p>

王处培等人到达金陵,听闻皇上有恙,有些失落。王昭远知道李处耘、马仁瑀都是孟昶看中的人才,立刻将他们安顿妥当。</p>

孟昶已昏迷两日,仍不见醒来。孙茯苓几夜未眠,用了各种药方都无用,发愁得生了许多白发。</p>

“茯苓姐姐不要急,一定有办法的。”唐糖道。今晚由她和留妍瞳服侍在旁。</p>

杜逸风望着唐糖,心念一动,忙问:“唐晓掌门现在何处?”</p>

唐糖摇摇头,表示并不知道。</p>

“唐门药术独步天下,或可一试。”孙茯苓明白了杜逸风的想法。</p>

“那我这就去找我哥。”唐糖一听,便道。</p>

杜逸风道:“恬妃安心在此。我去找昭远,他能更快寻到唐掌门。”说完,已飞速离去。</p>

王昭远随即动用他庞大的“潜龙”组织,并马上与乞巧门联系,向唐晓传出“速来金陵”的消息。</p>

汴京的赵匡胤开始大封大宋开国功臣。原大周文臣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苗训、楚昭辅一步跨入大宋一品官员行列。</p>

武将方面,石守信、王审琦、高怀德、张令铎、张光翰、赵彦徽等有功之将都得到重赏,成为各主要军队的节度使。先锋王彦升则成为京城内外都巡检使,领兵巡防京城治安。至于禁军殿前都指挥使的位置是不能让与他人的,由亲弟弟赵光义升任。</p>

已经出发前往北方的韩崇斌、李继勋等重要将领也分别授予北边节度使的官职,驻扎在北部。</p>

各重镇节度使分别来到汴京面圣。其中已为天雄节度使,驻防大名府的府彦超也来到。能不来吗?自己的女儿、外孙都在人家手上。</p>

赵匡胤接见节度使的形式很特别。他将那几位最重要的节度使召来,授每人一把佩剑,一副强弓,一匹骏马。他自己也单身上马,不带侍从,与节度使们驰出皇宫,来到固子门处的树林之中。</p>

那里已摆好酒,却无一人。</p>

“咱们就在此处饮酒如何?”赵匡胤率先下马道。</p>

永兴节度使王彦超,定国节度使白重赟,安远节度使向拱,护国节度使郭从义,保大节度使杨廷璋,包括前国丈天雄节度使府彦超等人心中疑惑,相互对视,不知这是何意?</p>

赵匡胤笑道:“各位将军身经百战,难道会惧怕这香喷喷的酒吗?”说着,已走了过去,,抱起一酒坛,连饮数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