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八归一十一(第2/3页)
作品:《昶变天下》“就是嘛,张大人不是敌人,是咱自己人。”孟昶说着,已迈步走向皇宫。</p>
“我说嘛,张大人怎会是敌人。”众人紧跟走去。</p>
只有符彦卿在最后很友好地向张居正拱手道谢:“多谢张大人救命之恩。”</p>
救命?我救了你的命?张居正还想问,却见人都已入宫。怎么办,跟着进去看看吧,毕竟皇上是在这里**的。</p>
宫内残迹一片,还有多处冒着浓烟,蜀军士兵们纷纷进入有秩序地清理起来。</p>
赵光义真得**了?孟昶边走边想。不太可能。</p>
这皇宫孟昶与后汉刘继恩称兄道弟时来过一次,有些印象,然都已消失,只剩下残桓断壁无声地哀鸣。</p>
“昭远,仔细查看,一定会有蛛丝马迹。”焦味浓厚呛人,孟昶说完便离开。</p>
出宫后,孟昶仰天长舒口气,转身问众人:“下面我们该做什么呢?”</p>
“驱逐鞑虏,收复燕云。”众人朗声齐答。</p>
孟昶点点头,“不错,暂回师汴京,稳定当前局势后,再夺失地。”</p>
众人齐呼万岁,只有张居正傻愣愣地站那不知该如何办。</p>
孟昶走到他跟前,笑道:“张大人,你的最大愿望不是写史著书吗?朕的礼部还缺人手,如果你愿意便可去任职。”</p>
张居正回望眼皇宫的残迹,叹口气道:“我想等寻到他的尸体后再决定。”</p>
孟昶摇着头道:“寻不到的。”</p>
张居正道:“即使化成灰也会有痕迹。”</p>
“他没化成灰,因为他跑了。”孟昶很肯定地道。</p>
“你怎知?”张居正惊问。</p>
孟昶笑了下道:“他的生与死与江山社稷已无关系。张大人写此段时只需写上烧宫**便可。”</p>
张居正默默无语。是啊,即使他活着,还能掀起风浪吗?</p>
王全斌镇守太原,慕容延钊、无鸾等将驻守宁州等州镇,李廷珪则率部回西北,孟昶等回到汴京。</p>
向汴京迁都的各项事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孟昶则向各地还未收复的原宋朝州镇节度使、刺史等发去诏书,请他们来汴京述职。</p>
收到诏书的皆急忙赶来汴京,因为孟昶的话很直接:宋之不存,若不附蜀,必夺之。</p>
孟昶摆宴招待他们,给出他们两条路选择。一是划入大蜀官吏管理行列,一切调配属吏部,不服从者,去职。二是现在提出辞职,拿些养老的银子,走人。</p>
这些大宋旧臣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第一条路。不管怎样,咱还都是官。</p>
王昭远从太原回来,汇报在旧皇宫中发现条地道通向城外。</p>
“他已成不起气候。”孟昶笑道,“随他去吧。”</p>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div>
金陵的官员陆续来到汴京,毋昭裔、李延厚、王朴等重臣皆举家来到,随即进入角色,大蜀的整体管理渐入正轨。</p>
如此一年后冬,孟昶在汴京再次称帝,算是进入历史正统。当然免不了俗,大奖文武,大赦天下等。</p>
回到汴京的婵蕊未入宫,而是与张永德重操旧业,做起买卖。由于之前的根基深厚,再加上婵蕊的聪颖,迅速成为大蜀有名气的商人之一。</p>
辽国萧太后送来贺礼,恳求和谈,制定盟约,来使是老熟人萧天禄。</p>
“萧大人仍是这么年轻有位啊!”大殿龙椅之上,孟昶笑着道。</p>
萧天禄忙道:“哪里哪里,是蜀皇帝你年轻有为。”</p>
孟昶道:“不知此次萧大人给朕带来什么礼物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