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一零二节初入战阵(第1/3页)
作品:《大隋腾龙》若弼(公元544年—公元607年),复姓贺若,字辅伯,河南洛阳人,隋朝著名将领。贺若弼出生在将门之家,其父贺若敦为北周将领,以武猛而闻名,任金州(今陕西省安康)刺史。贺若弼以伐陈有功,封上柱国,进爵宋国公,官至右武候大将军。公元607年(大业三年),贺若弼被隋炀帝加以诽谤朝政的罪名杀害。</p>
......</p>
萧摩诃确实中计,而且完全坠入了杨广的圈套。</p>
所谓攻心之计,其实只是一个幌子,杨广知道,萧摩诃绝对不会投降,因为他知道萧摩诃把自己的名声看的如生命一般重,这种欺君叛国的事情,绝不为之。</p>
杨广也猜到,作为一代名将,战绩显赫,定然不会被这种身外之事影响自己的情绪,否则他也不会是名将。</p>
所以他的计谋从来就不是众人心中想的诱敌深入,而是暗渡陈仓。</p>
夜里,隋军便是集结,等到萧摩诃大军攻营,留守军中的数百死士便是拖延着对方,而自己的大军则是趁机绕道萧摩诃的背后,目的就是京口。</p>
当然,他也知道萧摩诃的军队速度奇快,就算中计,反攻也会很快,所以他很早之前便是通知杨素和杨俊那边,让他们今天必需来援。</p>
贺若弼带来的正是来自杨俊方面的军队。</p>
杨广的大军军力虽然比萧摩诃多,但若是一边对付萧摩诃,一边攻打京口还是有所不足,而现在两路大军及时赶到,正好拦着萧摩诃的军队,自己则可以轻松的攻打军力不多的京口。</p>
不得不佩服杨广的用兵,虚虚实实让一代名将萧摩诃也栽了跟斗,陷于死局。</p>
......</p>
“王爷,看来萧摩诃已经成了瓮中之鳖!果然妙计。”在杨广身边,说此话的,便是阳无极。</p>
“阳先生,军中人多口杂,恐有陈军细作,因此,我没有将所有军情向先生说清,是本王的不是,还望见谅!”杨广一脸谦虚,对着阳无极陪罪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