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出征(第1/3页)
作品:《大明好国舅》“什么!老袁的闺女嫁要给小鳖?”马度不屑的道:“这袁九黎也真是厚脸皮,刚救了他一回就想着跟咱家攀亲,也不瞧瞧他自家门第。”</p>
想到袁九黎,马度就不由得想起那天的情景,亏得自己只拉开他半拉**,要是被他一下子喷在手上,连剁手的心思都有。</p>
老泥鳅摆摆手道:“你弄错了,这门亲事是俺早先请老崔做媒人向袁家提的,起先人家还不同意,多亏了前些日子救了他一命,袁先生这才让老崔回话说是答应了。”</p>
“二爷爷,我没听错吧,是您向他家提亲?他还不答应?”马度正色道:“我一直觉得小鳖年龄还小,这才没给他张罗,既然您觉得现在是时候,我回头就让您孙媳给打听一下谁家有没出阁的好闺女。”</p>
老泥鳅拍拍马度的手,“我知道你的心思,怕委屈了小鳖,可俺觉得他一点都不委屈。都说高门嫁女低门娶妇,你也不看你认识的都是些什么人,一个个的都是军中悍将,小鳖闷头闷脑的性子又有残疾,免不了被人家轻看。”</p>
“二爷爷,您放心有孙儿在谁敢欺负我兄弟。”</p>
老泥鳅在他肩头一拍,“又说傻话了不是,小鳖到底是男儿,俺不指望他能顶天立地,他自己过日子,一个小家的责任总该扛起来。若事事皆有你为他出头,他永远都长不大。再说老袁家的闺女,俺可是相中很久了,面貌长得好又有教养,小鳖若是能娶她,那也是小鳖的福气。”</p>
袁九黎原本还有一个儿子,十岁的时候不幸夭折,三十好几才又生了个闺女,虽然不富裕,但是也如掌上明珠似得捧着,费尽心血的栽培,知书达理不说,还通文墨善女红。</p>
袁姑娘人也长得俊俏,面如满月脸似银盘,**也生的圆润丰满,关键是还缠了足,走起路来很是好看,这样的姑娘到哪里都抢手。</p>
“只要小鳖愿意,那我就没什么意见。”</p>
老泥鳅一拍桌子,“有俺做主他敢不愿意!”</p>
书院放假了,但是学生不会拎着大包小包的往家里赶,尤其是那些路远的,怕是把时间都要耗费在路上了。</p>
马度自然不会让他们呆在书院死读书,尤其是那些高年级的学生,让他们到工地上做管事,对他们已经没有什么裨益了。</p>
马度准备把他们都送去衙门实习,这事情少不得要老朱来点头,听了马度的建议老朱冷笑道:“你不怕他们把衙门给点了吗?那可都是处理公务的地方,哪里由得他们胡闹。”</p>
“皇上说的没错,他们确实胡闹,可是望远镜就是他们胡闹出来的。他们可没有您说的那么不堪,那可都是您自家书院培养出来的学生,您还信不过。”</p>
见老朱仍是面有疑虑,马度继续道:“也不让他们做什么正事,就在衙门里端茶倒水扫扫地就行。”</p>
“玄重你这先生当的还算称职,对学生也是用心良苦,考虑得还挺深远,官场水深让他们试试冷暖也未尝不可。”老朱点点头笑着答应下来,“海军的事情如何了?”</p>
“海军差不多完成了基本训练等到了秋天,就要出海训练了,出海前还少不得皇上亲自检阅。”</p>
老朱和声道:“你在家的时间也不多了,有空就多陪陪家里,到宫里和皇后说说话,你挂帅出海,她心中可是挂念的很哪。”</p>
“微臣知道了,这便到中宫拜见娘娘!”</p>
“退下吧!”老朱见马度走了,突然对身边元生道:“传旨国子监,挑选成绩优异的太学生到各部观政。既然是好事,朕的国子监也不能落下了。”</p>
元生在一旁小声的道:“皇上,书院也是您的书院。”</p>
“是哩!书院也是朕的,呵呵……”</p>
临行前,朱升把那些到衙门里实习的学生叫到身边训话,“到了衙门观政,切记要多看多听,少说少做,开学时记得要带上官的考评回来,谁要是得了差评,老夫可不饶他。”</p>
“多谢先生教诲!”一群学生躬身领命,上了大板车沿着官道朝着城中驶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