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8章满朝文武如狼似虎(第2/3页)
作品:《大明好国舅》老朱又不客气的打断,“有什么不对吗!你也说了自古以来皆是如此,儒士治国,农夫耕作乃一国之基石,没有他们谁来撑起这偌大的国家?”</p>
老朱保守又反动,尤其不喜欢儒家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那一套,可他仍旧不得不用儒生治国,还花费巨大的财力培养儒生。</p>
“皇上说的没错,士农可以安邦但是工商却能强国,工商之利皇上可是看在眼里的。”</p>
老朱一脸淡然,“那又如何?难不成还让工匠商贾入朝为官,这朝廷还不乱了套了。”</p>
“谁说让工匠商贾入朝做官了,工匠大多只有手艺不通文墨,而且一个想做官的工匠多半不会是什么好工匠。至于商人嘛重利轻义,绝不可进入朝堂。”</p>
老朱笑道:“朕以为你整天的跟商人混迹在一起,会给他她们说好话呢,既如此那你还替他们抱怨什么?”</p>
“微臣是皇上的臣子,自然以朝廷为重,跟商人不过因利而合。皇上定那么少的商税对他们已经是极大的优待,他们手中有银子可以纸醉金迷,在达官显贵之家登堂入室,给他一条缝就能钻营着活下去,没有什么好可怜的。微臣更想替工匠说句话,匠户才是我大明最苦的一群人。”</p>
大明的匠户要钱没钱要地位没地位,全家老小被拘在官办的作坊里面,全赖赏赐过活,还要被各级官吏层层盘剥。明明衣食不保,可一旦朝廷有什么工程,他们一定是被最先征召的那批人,更要常常随军征战,说不准就死在外面埋骨他乡。</p>
这就是元明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明明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源泉,却过得犹如囚徒,这样只讲牺牲奉献不求回报的工作不干还不行,子子孙孙的都要干下去,以至于整个大明王朝的匠户都在不断逃亡,谁还讲发展创新,西方的火器也就是在明中叶开始超越中国。</p>
对于工匠遭遇老朱自然是知道的,说起来没有像农户那样得到优待,归根到底还是族群太小不被重视。老朱对穷苦人总不乏怜悯之情,自己能打下天下似乎也少不得这群人的功劳,“那你以为该如何是好?”</p>
“给匠户一定自由,改住坐匠为轮班匠,忙时可为朝廷做工,闲时可以凭借手艺谋生,轻徭役免赋税,选优秀子弟到书院工科读书,若能改良军械当给予重奖,创造发明民生物资当授予专利……”</p>
听马度滔滔不绝的说完,老朱揉揉太阳穴道:“照你这么来,人人都要当匠户了,说了那么多朕也听得不甚明白,回头弄个详细的章程来吧,朕酌情优待。你说的那个专利是个什么玩意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