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3章保证不闹事(第2/3页)

作品:《大明好国舅

“所以您只能教教书,带兵打仗已是勉强,更当不枭雄!”</p>

“你自身难保,反倒是有心思嘲笑我!”马度用手背拍拍李成桂的胸口,“蒙古人的事儿算是告一段落了,大明和高丽之间的账是不是也该清一清了,说实话我挺佩服你们高丽人的竟然有勇气进攻宗主国。”</p>

李成桂叹道:“高丽穷苦民风彪悍,从来都不缺乏有勇气的人,只是有智慧的人太少,与中原王朝为敌实乃不智,大树底下好乘凉才是正理,尤其是碰上大明。”</p>

马度故作一脸的惋惜,“我李枢密天纵雄姿,没想到连崔俭都不如,说出这样话实在让本侯实在失望。”</p>

“嘿嘿……马侯的心肠真是比墨汁还黑,是不是想着大明二十大军收了辽东,顺带手的攻入高丽?”</p>

“李枢密这也猜的出来,在高丽人眼中现在千载难逢的好时机,在本侯眼里也是大明的好时机,在辽东能凑齐二十万明军可不容易,只收拾了纳哈出就班师回朝,实在有些可惜了。”</p>

“怕是您要失望了,大明不会侵入高丽,洪武皇帝英明睿智不会做这亏本的买卖。”</p>

李成桂猜的没错,第二天马度就收到了老朱从应天发来的手谕,没有问马度有没有着了高丽人的道,或者损失了多少人马,只有简简单单的一句话,“放了李成桂”。</p>

马度拿着老朱的手谕找到李成桂,开门见山的问他,“那个高丽准备进攻大明的事情,该不是你放出去的吧。”</p>

“马侯还没有笨到家嘛,终于猜出来了。不然这等机密如何让大明的细作探知。”李成桂得意的笑着,似是在说我是老朱的人,我骄傲!</p>

不得不说老朱真是牛,马度知道他只和李成桂见过一面,竟能三言两语的把李成桂收服了,心甘情愿的给他当走狗。</p>

“给我一匹马和几天的干粮,在下这就回高丽。”这是李成桂向马度提出唯一要求。</p>

“不要我跟你一起回高丽,反正我的任务已经完成了,没有我大明军队给你撑腰,你回去岂不是送死。”</p>

李成桂骄傲的道:“马侯也瞧不起我李成桂和我李家了,高丽并非王氏一人之高丽,只用半月李某必回到开京流崔莹,马侯只管等着我的好消息。”</p>

马度觉得这也许不是什么好消息,在他看来让李成桂掌权高丽,还不如让王禑这个毛头小子和崔莹那个老愤青当家做主。</p>

送走了李成桂,马度很快就收到了冯胜的回复,纳哈出在知道了自己的家眷落入明军之手便知道高丽人的计划失败了,很痛快的向冯胜交出了高丽人的使者表示愿意归降,态度也比之前要诚恳的多,冯胜便要求马度带着纳哈出的家眷立刻移师广宁。</p>

当马度在信中看到朱棣竟然带着碧琳竟然上了战场简直都要气爆了,这混球真是什么事儿都敢干,倒不担心大军护不住闺女的安全,可小孩子哪吃的了行军这份苦,要是生个病闹个灾的,岂不是要了命了。</p>

他不敢耽搁,第二天就拔营启程火急火燎往广宁赶。可天不遂人愿,刚刚出了沈阳没多远天上就下起鹅毛大雪。</p>

这个时候的江南也常下雪的,可这样的大雪确实不多,手下的士卒刚开始还挺兴奋,可到了夜里就成了寒号鸟。海军士卒大多来自江浙福建,又常年在澎湖驻扎,估计一辈子也没遇见过这么冷的天,即使躲在帐篷里头仍旧瑟瑟发抖,甚至有人被冻死了。</p>

马度心中万分的庆幸,要是那些高丽人拖到现在才动手,海军八成会玩完。干脆不走了,找了个背风的山坡挖了无数的地窝子,铺好缴获来皮子架起火堆,每天煮上一锅羊肉汤多放辣椒,人人喝得脑门发汗,总算是没有人再冻伤。</p>

等寒潮过了路上的雪化了七七八八,前前后后耽搁了快半个月,这才重新的上路,只行了半日就隐隐的听见前方马蹄隆隆。</p>

原本还以为纳哈出出尔反尔又来抢人了,马度立刻命令士卒备战,天气仍旧冷得很,看着士卒们拿枪的手都在哆嗦,就知道打起来海军肯定吃大亏,毛骧让人看好俘虏,只要纳哈出敢动手便一个不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