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伟大的胜利(第3/3页)
作品:《吃货唐朝》萧乾在文官中的地位极高,他的话一下子就平息了那些官员们的质疑的声音。</p>
接着,老家伙迟疑了一下,朝着李世民行了个礼,说道:“陛下,老臣替那些学子们感谢了,老臣前日顶撞陛下,言语失当,还请陛下责罚。”</p>
“嗯。”老家伙难得地当众服软,李世民的面子和里子都有了。</p>
李世民很高兴,说道:“萧爱卿是出于忧国忧民,一时的言语激烈,朕不会怪罪你的。”</p>
这下,朝廷上没有了反对的声音。</p>
李世民宣布道:“此事就按照中书省的意见,接受爱国商人贾进贤等人的捐赠。</p>
准许他们的子弟,在通过朝廷统一考试的前提下,进入官学学习。可以通过科举考试,成绩优异者,符合朝廷选官条件者,可以担任七品以下官职。”</p>
大臣们一起说道:“臣等遵旨。”</p>
到目前为止,这件事情平稳地通过了。</p>
不久以后,两仪殿。</p>
李世民、皇子们和重臣们都很高兴,大家齐心协力打了一场大胜仗。</p>
这真是一场伟大的胜利,因为胜利的成果十分巨大。</p>
这次胜利的核心就是,朝廷准许捐资助学的商人的子弟参与科举考试,使得他们有了做官的资格。</p>
在这个基础上,朝廷马上就要颁布一项决策。</p>
内容如下:</p>
按照泾阳县的模式,全国所有州县,乡以上的地区,都允许商人们捐助一所官学,这些学校主要招收平民子弟。</p>
这所官学所有资金和师资也全部由商人提供,建成后,移jiao给官府,并且提供三年时间的运营经费。</p>
相应的,商人们会得到朝廷颁布的奖励,就是朝堂上通过的决议。</p>
长孙无忌激动地说道:“陛下,通过了对长安城和泾阳县商人助学义举的表彰,各地州县也可以照此实施。</p>
臣已经算出来了,全国336个州府,1578个县,11034个乡镇,每个地方允许捐助一所官学,我大唐一下子就能够多出了12023所官学,按照每所学校平均招生30余名学生的规模,一年就能够增加40万人以上啊。”</p>
高静明说道:“是啊,臣也算出来了,这下子节约的资金不下7千万贯之巨,要是按照朝廷目前财政状况,10年也办不成啊。”</p>
“太好了!”众人都十分激动。</p>
李佑的一个建议,朝廷没有出一文钱,凭空多出来了12023所官办学校。这是打破门阀氏族垄断教育资源的一个突破口。</p>
李世民和大家一起努力,完成了这个任务,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伟大胜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