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真正的战略意图(第3/3页)

作品:《吃货唐朝

高句丽建立在公元前37年,扶余王室成员朱蒙在今天的黑龙江北部建了一个小国,后来逐渐壮大起来。中原历代王朝建立起来,都对高句丽十分痛恨,只要条件允许,就会对他们进行征讨。</p>

高句丽是一个历史上最反复无常的国家了,所有的中央王朝他们都臣服过,也都反叛过。他们总是在中原王朝强盛的时候,用尽各种手段,利用中原王朝内部的矛盾,收买朝廷的大臣,以达到向中原王朝臣服的目的,他们表面上向中原王朝进贡,可是他们会利用中原王朝内部的矛盾,从中央王朝捞取大量的好处。</p>

一旦中原王朝衰败,他们立刻就会趁火打劫。可以说,历代的中原王朝都被他们算计过,所以中原王朝都对他们深恶痛绝,出兵征讨,想灭掉他们。</p>

然而,高句丽人就是只打不死的小强,生命力极其顽强,他们不仅战斗力强悍,而且利用中原王朝内部的矛盾,总是能化险为夷,在逆境中不断的发展壮大。</p>

历史上只有曹魏政权曾经攻下他们的都城丸都城,暂时灭掉了高句丽。然而不到70年,他们又重建了丸都城,再次发展壮大起来。</p>

到了隋炀帝的时候,高句丽已经发展成为地跨辽东和**半岛西部人口数百万的强大国家,他们再次反叛隋朝,攻占了辽东南部大片隋朝领土。</p>

隋炀帝脾气暴躁,动员隋朝全国的力量,对高句丽进行了决死之战,最终不仅没有干掉高句丽,还导致了隋朝的灭亡。</p>

唐朝建国之初,高句丽与唐朝建立臣属关系,大肆在东北地区扩张,当唐朝遭遇**厥侵袭的时候,他们立刻反叛,跟**厥遥相呼应。**厥灭亡之后,高句丽已经发展的十分强大,根本不把唐朝放在眼里,与唐朝边境上的冲突时有发生。</p>

李世民是一定要灭掉高句丽的,历史上他三次攻打高句丽,最终也没有取得胜利,抱着遗憾去世了,他临终的遗言,交代李治继续攻打高句丽,最后在武则天的帮助下,才最终灭掉了高句丽。</p>

李佑仔细研究过李世民攻打高句丽失败的原因,发现了其中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