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7章很熟悉的段子(第1/3页)

作品:《吃货唐朝

要比较这个比较麻烦,因为文化不同,不好比较,唐诗写得再好,人家也不会不认同这种形式。</p>

李佑只能够用大食人熟悉的文学形式来折服他们。</p>

瘦先生对阿拉伯诗歌有很深的研究,他首先谈论起阿拉伯文学的蒙昧时期的驼铃诗。</p>

大食帝国建立之前,阿拉伯文学出于蒙昧时期,当时社会处于原始公社制阶段,各氏族部落过着游牧生活。文学起源于民间口头文学,先有诗歌,后有散文。口头文学大多是驱赶骆驼时的吆喝和歌唱,并根据骆驼蹄子的节拍而吟唱,形成诗歌韵律。称之位驼铃诗。</p>

驼铃诗生活化极强,韵律简单,吟来朗朗上口。</p>

瘦先生不是个简单人物,他也很会煽情,他率先吟诵起一首关于古代武士征战的驼铃诗,阿德南等人也一齐跟着朗诵了起来。大食人爱激动,有人竟然随着诗的节奏起舞了。</p>

气氛十分热闹,李佑等人被晾在了一边。</p>

胖先生很会凑趣,他说道:“居鲁士将军的诗造诣极高,请他朗诵一首自己创作的诗吧。”这是拍马屁的好机会,他可不想放过。</p>

裴迪兰早就跃跃欲试了,他谦虚了一下,站起来吟道:“黄沙千里,驼铃声声,旅人月夜西行……”</p>

他的诗真的很不错。</p>

李佑率先喝彩道:“好,居鲁士将军好文采。”说着,鼓起掌来。</p>

“**”,白虎等人听不懂,也不知道好坏,看到王爷鼓掌,也跟着一起拍起手来。</p>

“嗯?”大食人不知道鼓掌这种赞美的形式,一时有些呆了。</p>

当他们看到李佑等人口中喝彩,脸上带着笑容,才知道是好意,他们跟着试了试,发现果然很爽,也一齐跟着鼓掌。</p>

从此以后,鼓掌这种赞美形式就在大食帝国流传了开来。</p>

裴迪兰很得意,谦虚了几句,坐回了原位。</p>

裴迪兰出彩了,作为他的文学师傅的瘦先生十分得意,他问道:“齐王殿下,我们大食的诗歌如何?”</p>

“很好,大食人富有创作**,很了不起。”李佑真心的赞道。</p>

瘦先生不知道他是不是不懂装懂,追问道:“请齐王殿下品评一下,大食诗歌好在何处?”</p>

任何一个人,当听到外国人评价自己国家文化的时候,都会十分关注的,何况还是来自一个大国王子的评价。</p>

大食人都眼巴巴地望着李佑,看看他怎么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