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0章接先辈们回家(第1/3页)

作品:《吃货唐朝

广阔的辽东大地,浩浩的辽水蜿蜒流淌,直奔大海。</p>

在辽水的下游东岸的一处丘陵的缓坡上,有一道灰白色的高约两米,长达数百米的类似堤坝的建筑。</p>

远远望去,只见这座堤坝落满了尘埃,灰蒙蒙的,看不清楚是用什么材料堆砌而成的。</p>

假如有人能够走到这道堤坝的跟前,看清楚堤坝的真实面目,一定会吓得魂飞魄散——竟然全都是一颗颗人的头骨!</p>

这就是著名的高句丽京观!</p>

看完了刘仁轨的奏章,张亮面露惊恐之色,想起了令他刻骨铭心的往事。</p>

30年前,张亮还只是一个13岁的孩子,他跟着叔父,作为为隋朝大军运送粮草的民夫,参加了征讨高句丽的战争。</p>

612年,隋炀帝杨广亲率大军113万,号称200万大军,征讨高句丽遭到惨败,死伤了上百万人。</p>

隋朝大将宇文德率领10万大军投降了高句丽,却被高句丽人全部斩杀。</p>

张亮和叔父就是在宇文德率领的10万大军里面,只不过他们当时他们恰好外出运送粮草,没有跟着大军投降。</p>

他们回来时正好看到了高句丽人屠杀那些已经投降了的,手无寸铁的唐军将士。</p>

躲在不远处的草丛中的张亮,当时被吓坏了,不由得叫出了声来。</p>

高句丽人发现这里有人,骑马追了过来。</p>

张亮的叔父为了掩护年幼的张亮,跑出去引开了那些高句丽人,结果被高句丽人杀害了。</p>

张亮躲在草地上的一条小水沟里,侥幸逃过了一劫。</p>

回想起当时的一幕,张亮仍然心有余悸。</p>

高句丽人斩杀了唐军战俘之后,用他们的10万颗头颅在辽水东岸筑成了京观,以示威慑。</p>

30年来,那些将士们的头颅仍然摆放在那里,任凭雨雪风霜侵蚀,却无人敢去收回亲人的头骨。</p>

这处京观从此就成了中原民族难言的chiru。</p>

刘仁轨奏章中的建议,就是要去将这处京观的头骨抢回来,并请求由海军陆战队完成这个任务。</p>

李世民同意了刘仁轨的这个请求。</p>

这件事情是李佑交代刘仁轨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