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7章更加疯狂的计划(第1/3页)
作品:《吃货唐朝》遇到这种情况,一般人的做法是,投降免死,不投降者杀。</p>
上述这两种处理方法的区别在哪里呢?</p>
投降免死,不投降者杀,会逼迫绝大多数人投降,可是这些被逼投降的人,他们只是暂时屈服,一旦有机会他们就会反叛。</p>
司马久采取的这种方式不同,虽然同样是逼迫投降者,可是那些留下的人,却是经过了认真考虑后做出了选择的。</p>
他们既然做出了这种选择,就已经不被他们原来的团体所接受了,也就断了自己的后路。</p>
这种情况下,绝大多数人会死心塌地跟随着新加入的团体,一起共命运了。</p>
司马炯说道:“你们不用着急,我也给你们一天的时间考虑,明天早晨,你们就可以做出选择。我还是那句话,命运是你们自己选择的,愿走愿留悉听尊便。”</p>
说完,司马炯等人就离开了议事大厅。</p>
齐王李佑对待战争,向来是以**为主,军事为辅。司马炯跟随李佑多年,是最能够领会李佑的意图的将领之一。</p>
百济和新罗的统治者都出身扶余贵族,是两国的**体制完全不同。</p>
百济国是原本居于古代中国东北的扶余人南下在**半岛西南部建立的国家,依靠八大氏族:沙氏、燕氏、劦氏、解氏、真氏、国氏、木氏、苩氏进行统治。</p>
这八大家族作为贵族阶层,他们不与当地韩人沟通,只是对其压榨管理,不要说通婚之类的事情了,就连语言也不通。以至于贵族说扶余语,百姓说韩语。贵族和百姓之间的矛盾极其深刻,统治阶层并不被百姓拥戴。</p>
这就为唐朝迅速瓦解百济的统治奠定了基础。</p>
相比较而言,新罗统治者相对亲民,新罗的官方语言是韩语,贵族与百姓的关系相对融洽。</p>
司马炯太忙了,他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连续发布了很多安民的命令。</p>
司马炯很有**头脑,他跟随李佑在西域和东征军都当过军法官,这次攻打光州,他事先严令不得扰民。进城后,他马上将飞虎军组成了执法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