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梅津美治郎的打算与纠结(第1/3页)

作品:《抗联1940

长春,新发路577号,也就是后世吉林的宽民区,省**机关所在地。</p>

一幢高达三十多米,由红砖白瓦砌成的日式高楼巍然耸立着,翘起的房檐不断地被飘落的雪花所覆盖,中部宛若鸟翼一样展开的破风颇有几分战国时代天守阁的韵味。</p>

高楼的四周种满了樱花树,珊瑚树等产自日本本土的植物,覆盖在其上的雪花凝结成了晶莹剔透的块状物,在月光的照射下,显得清冷而萧杀。</p>

正前方,一排长达十余米,用钢铁铸成的锯齿状路障杀气腾腾得横亘着,旁边,则是带刺的铁丝网。</p>

岗亭上,一左一右两个短小精悍的日本兵站得如标枪一样笔直,刀尖朝上的刺刀在月光下散发着森森的冷芒。</p>

路障前,时不时地有一队队二到三十人,荷枪实弹的日本兵来回地巡视,一双双清冷的眼睛犹如利刃一般警惕地扫视着四周,就是一粒飞起来的雪屑,一只飞过的蚊蝇都不肯放过。</p>

一面猩红的旭日旗在高楼的顶部猎猎地飘扬着,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各有一座高达十余米的塔楼,每一座塔楼上,都假设着一挺清冷黝黑,弥漫着浓浓死亡气息的马克沁重机枪,头戴钢盔,配带着高质量防寒眼镜的机枪手和弹药手正用鹰隼一样的目光居高临下地环视着四周。</p>

除了明哨之外,还有隐藏在各处的暗哨,一个走过的货郎,一个躺在地上,浑身脏兮兮的乞丐,都有可能是这栋大楼的守卫者。</p>

中间楼层的一间宽达五十多个平米的办公室里,一面鲜血淋漓的日章旗稳稳当当地贴在在后墙的正中央,上面张牙舞爪地写着“武运长久”四个大字,显得狰狞而刺目。</p>

一身戎装的梅津美治郎正襟危坐在昂贵的檀香木制成的办公桌后面,瓷器一样白皙光滑的脸上看不到任何的情绪起伏,浓密的眉毛仿佛画师用毛笔画上去的一样,双眼平静而深邃,仿佛两汪波澜不惊,却深不见底的湖水,从中,除了漆黑的眼珠之外,你什么也看不到。</p>

野副昌德低垂着头,像一根木桩一样傻愣愣地站着,一脸的倦意,神情呆滞而麻木。</p>

他的对面,也站着一个人,那是一个四十五六岁,其貌不扬,下巴有点儿尖的中年人,那略显臃肿的身上,穿着一袭黑色的传统和服。</p>

那是一个只要放到人群之中,就会立刻被湮没,被遗忘的人,只是,他那双三角形的,不时地发出阵阵阴森光芒的眼睛很容易让人想到一中动物,那就是腹蛇,平日里不显山不漏水,却会揪准时机给人致命一击的毒蛇!</p>

野副昌德不停地晃动着脑袋,拼命地想躲开那让他浑身泛起鸡皮疙瘩的眼神,道无论他如何努力,都感到那阴森可怖的目光无处不在,从他的每一寸肌肉的缝隙间渗入。</p>

野副君,抬起你的头。”梅津美治郎不紧不慢地开了口,声音,像一壶刚刚煮开的茶水,不澎湃,但却隐藏着无尽的,随时要喷发的热气。</p>

野副昌德只得怯生生地抬起了头,像个犯了错误的孩子,目光闪烁,怔怔地看着梅津美治郎。</p>

你曾经信誓旦旦地向我保证,你在南满地区组织的“大讨伐”已经重创了“抗匪”,并且击毙了“匪首”杨靖宇,在那一带活动的“抗匪”已经自顾不暇,没有能力再威胁到我们的“治安”了吗?花园口镇怎么闹出这么大的动静,连驻防在那里的最高军事主官,伊藤大佐都玉碎了,还有一百多名帝国士兵或死或伤,这件事,你必须给我一个解释。”</p>

梅津美治郎的声音不温不火,像是在和一个老朋友拉家常聊着天,但凌厉的目光,却有些让人不敢直视。</p>

百足虫死而不僵,是我疏忽了。”野副昌德面带惆怅地说,双眼小心翼翼地留意着梅津美治郎脸上神情的变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