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政事堂(第1/3页)

作品:《将白

撇开一切来自皇权的**不谈,登极十五年来,赵睿几乎没有几天开心的日子。</p>

十五年前,他还是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从未觉得当皇帝是什么辛苦的事情,但是短短十五年,这个皇位就已经耗尽了他的心力。</p>

有时候,已经生出不少白发的赵睿常常扪心自问,如果十年前自己没有把恭皇叔赶出京城,那么自己的日子是不是会好过一些?</p>

一个人背负一个国家,实在是太累了。</p>

但是皇权的排他性他重了,十年前的赵睿,不可能容得下手握十万兵**赵长恭。</p>

赵睿在凌虚阁只呆了小半个时辰,就挥手打发了青衣卫统领赵炳,拖着疲惫的身子,摆驾到了政事堂。</p>

启国的官制有些类似于唐,走有些像宋,三省的长官同在政事堂议事,不管是什么官衔,只要挂着一个政事堂议事五个字,称呼一声“宰相”,总是没错的。</p>

其中尚书省的尚书令始终空悬,因此同在政事堂议事的尚书省左右仆射,又被称为左相和右相。</p>

如今,启国的左相,正是被称为“夺命书生”的陈静之。</p>

陈静之此人,到今年已经整整六十有四,他前半生都在苦读经义,直到被先帝派进当今皇帝潜邸之中,这才开始显露峥嵘。</p>

尤其是十年前,这位夺命书生一举把权倾朝野的肃王赵长恭剔除中枢之后,更是成了启国名副其实的百官之首。</p>

政事堂的位置位于皇宫南面,在皇宫里只是一座很不起眼的建筑,距离赵睿平日里起居的永乐宫也不是很远,往日赵睿身子见好的时候,经常从永乐宫步行到政事堂找这些大臣议事。</p>

此时启国的政事堂,统共有五人,包括门下侍中两人,尚书省左相,右相,以及中书省的中书令。</p>

政事堂里,堆叠着一卷卷厚厚的文书,有几个小太监帮五位宰辅搬运文书,屋子里面墨香和檀香的味道混杂在一起,很是好闻。</p>

这一座不大的政事堂,主宰着整个南启百万户生民的身家性命。</p>

赵睿轻手轻脚的走了进去,只见一个须发皆白的老头子坐在政事堂主位打着瞌睡,又有另外四个老头伏在桌案上,奋笔疾书。</p>

这四个人眼尖,见到赵睿进来,连忙停下笔墨,正准备离开桌案朝着他行礼,赵睿做了个噤声的手势,示意他们坐下。</p>

眼见犹自熟睡的陈静之,这位已经有了白头发的皇帝陛下童心大起,从桌案上找了杆未曾蘸墨的毛笔,蘸了点茶水,轻轻在陈静之的脸上一划。</p>

“啊……”</p>

陈静之猛然惊醒,第一眼看到眼前乌黑的毛笔,不由大惊失色,连忙掏出手巾,擦拭脸颊。</p>

他擦拭了几下,才发现自己脸上并无墨迹,于是抬眼望向恶作剧之人,看到赵睿之后,连报仇的心思都没了,只得跪在地上,口呼万岁。</p>

赵睿和其他四名宰辅哈哈大笑。</p>

“老东西,叫你上班时间睡觉!”</p>

门下侍中黄晋也捧腹笑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