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身怀有孕(第2/3页)
作品:《大唐马王爷》柳玉如和樊莺都急着想要知道后面的事情,都不想出去。樊莺说, “婆婆你不必急, 明天万一都掉到地上也没什么,我给你买更多、更大的白鱼。”实则是她也不想起身, 急着听她的故事。</p>
老婆婆说, 不就是些陈芝麻烂谷子的旧事。她问柳玉如,“你就是崔小姐的女儿吗?竟然比她那个时候还要漂亮!”又看了看柳玉如手上的指戒道, “是了, 一定就是了,不然这只指戒怎么会到在你的手上,崔小姐还好吗?”</p>
柳玉如忙着否认, “这可是我婆婆给我的......婆婆,你说的那只指戒是怎么回事呢?”</p>
老婆婆说,这个我记得清楚,是个姓沈的公子给崔小姐的。柳玉如和樊莺都纳闷,怎么崔氏的未婚夫不回来,又冒出个姓沈的?老婆婆说,从那以后, 那个年轻的军官就来看了崔小姐两次,我看得出来他对崔小姐是有意思的。</p>
“可是崔小姐只是念在未婚夫的份上请他喝过两次酒,并未答应他的求婚。那小伙子两次都喝多了,看得出他心里很苦闷的。直到不久,那个沈公子出现了。”</p>
“怎么这一位婆婆你就记得这样清楚呢?”樊莺问。</p>
“怎么不清楚?那两个人加到一起, 也不如这位沈公子在崔家呆的时间长。我听崔小姐叫他沈行、沈行的,不姓沈姓什么?我看出崔小姐总也等不到她的未婚夫, 她也认为他凶多吉少了。沈公子出现的时候,崔小姐的肚子还不显, 我知道她是下了决心要给自己找一条后路了。”</p>
柳玉如和樊莺听到这里,都知道老婆婆是误把高审行听作“沈行”了。看来真的如老婆婆所说, 崔氏那个时候是急于趁着自己的肚子未大起来,要给自己找个下家了。</p>
她那个时候不称呼高审行“高公子”或是别的什么,而是叫他“审行”, 看来两个人的关系已经不是普通人的关系了。</p>
“那么, 婆婆你所说的指戒就是沈公子那个时候给崔小姐的吗?”</p>
婆婆说,“不是, 我那时听沈公子说是要回终南山看望家人,他也没说看望谁。不过没有多久就回来了,他回来后才给了崔小姐那只贵重的指戒。他说是从交趾带回来的……为什么他第一趟来时没有给崔小姐,而是第二次才给呢?后来我想明白了,沈公子一定是回家后得到了家里的同意,这才把指戒拿出来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