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乌蹄赤兔(第1/3页)

作品:《大唐马王爷

第445章 乌蹄赤兔</p>

李靖依侯君集之计,自与薛万彻、李大亮分兵北道,而侯君集与李道宗出南道,唐军只留一部人马在正面吸引吐谷浑军。柳伯余肯定是要随侯将军行动了,因而苏五也在南道军中行动。</p>

苏五以前只是听说,而现在才真正亲眼看到了柳将军是如何打仗不要命的。柳伯余自请被侯君集将军编入前锋部队领军,他说在这样的紧要关头,一位属下、又是朋友,就该担当最危险的任务。</p>

侯将军要选在这里全歼吐谷浑军,是因为在大非川以东地面上,唐军还能勉强适应高山气候。一旦过了大非川再往西,唐军中那些常年生活在平原的军士们就战力全失了,轻者浑身乏力、重者呕吐、昏厥,就不必说与敌拼杀了。</p>

而吐谷浑与吐蕃是甥舅之国,在军士装束、行军方式上都极为相近。他们的行动速度虽然及不上唐军,但是由于常年在高山地带生活,对于山中瘴疠、风霜明显要比唐军适应得多。而且吐欲浑普通军士也头戴遮面铁盔,只留下两只眼睛,身上的牦牛皮甲更是轻便又坚固,唐军中的箭支离远了根本奈何不了他们。</p>

唐军在双方的遭遇中要想取胜,最好的方法就是近战,抓住他们行动不利索的弱点以灵活制敌。而最趁手的兵器不是刀剑,而是锤、棍之类。他们的头盔能防刀剑,却最怕重击。而柳将军的兵器就是一条浑铁大棍。</p>

第一仗就发生在逻真谷,柳将军一马当先, 乌蹄赤兔脚力强健, 驼着柳将军于敌军人马丛之中穿进穿出,敌军遇之披靡,想追柳将军又追不上。敌军带队的头领被柳伯余一棍砸中后脑死尸摔于马下,吐谷浑军顿时一阵大乱, 随即被柳将军部下全部歼灭。</p>

等侯将军赶到的时候, 柳伯余所部已经前突至另一处险要地带,那个地方叫作“汉哭山”, 只听这个名字便能猜想到那里气候的恶劣。那里盛夏降霜, 山多积雪,人马行在上边如行空虚、头重脚轻, 奔跑过力便气喘不匀、使不上力气。</p>

柳将军对手下说, “此战贵在速决,不能久耗,我们只有一鼓作气拼力杀敌, 不胜便只有死。”众人在他的鼓动下人人奋勇,也不呐喊,只是拼着命的往敌群里冲去,待到一战歼敌,这些人累得动都不想动了。</p>

“为什么不胜就只有死呢?”柳玉如轻声问。</p>

“因为唐军在那样的地势上远不比吐谷浑军适应,吐谷浑军倒是希望多与唐军周旋,柳伯父看到了这一点, 知道唐军只有一次机会,而且很快就会力量枯竭,那时形势就对吐谷浑军有利了!”</p>

因为吐谷浑军正是倚仗着大非川有路可退,因而大部人马还在与唐军正面队伍对峙着。所以这两场全歼敌军的战斗就显得极为关键。两仗之后敌军没有一人漏网报信,使奇袭大非川的南道唐军才得以继续隐蔽行动。</p>

侯将军说要为柳伯余请功, 因为以他的战绩远出一位正九品上阶的仁勇校尉之能。他要给他更大的荣耀,他问柳将军, “一仗两阶都不过分,正八品上阶的宣节校尉如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