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7章事必躬亲(第2/3页)
作品:《大唐马王爷》高审行问, “都濡有没有盐井?可以打一打看,这里往东过了河不就是郎州,为什么人家那里到处都打盐井, 我们却不动一动呢?”</p>
县令道, “卑职也有此意,但打井花费大, 一直没有人做主,刺史大人发话,卑职就没什么顾虑了!”</p>
临了,高审行说,你陪我到乡间走一走去。</p>
刘县令连忙尊办,带着大小官员陪刺史大人出行。本来刘县令是骑不惯**,太胖。他专门有自己的马车、有专用的驭手。但刺史骑马,他便不好坐车显得另类,也骑了匹马。</p>
只是就有些辛苦了,但他不敢叫苦,任劳任怨地陪同始终,刺史大人还专门到一个小山村中去看,只有十几户人家。正是做晚饭的时间,高审行下马,走进一家院子。</p>
这家人锅中煮着饭,米少、野菜多,在燃起的一支松明子照耀下看起来绿乎乎的。刺史大人咳嗽起来,“为什么不点蜡烛?”</p>
直到从这家出来往县里走,路上都黑下来。高审行大声说,“看看他们吃的、用的,我们有何面目不动作起来!那绿粥你们谁吃得下,满屋子的松烟子,如何睡得下!”</p>
后边,刘县令哎呀一声坠马,只听嗵的一声,随行的衙役们赶紧上前解救。山道崎岖,高低不平, 高审行端坐在马上, “刘大人,你不该这么早发福啊!”</p>
刘县令苦不堪言, 不等人抬,便挣扎着自己爬起来。</p>
回到县衙时,天已经很晚了,县令刘端锐拦在刺史的马前恳求道,“大人不好连夜就回,像卑职这样常在县境内走夜路的,还免不了落马,万一高大人有什么闪失,便是我黔州的大损失!”</p>
高审行想了想,同意住下。</p>
夜宴是都濡县有名的野味宴席,山兔、野鸡、鹿鞭、鸭掌,刘县令连连说着不是花钱置办的,请高大人品尝。</p>
高审行一边吃,一边对都濡县的大政进行指点,他一再督促刘县令,要借着收秋后的大好时机,在山中多多把地开垦出来,“再像以前那样怠政,本官是不干的!”县令唯唯而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