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3章皇帝索聘(第2/3页)
作品:《大唐马王爷》之后,他问底下, “今年的天时有个什么迹像?西州可都报上来了,天旱啊!”</p>
有官员回禀, “陛下,都水监上报:今年正月江、河水位下了六尺, 比往年此时多降了四成。京畿等地为保春季灌溉,正在全力均衡水力, 但已发生某乡为争水而发生的械斗。”</p>
皇帝问,“朕不问、你们就不报,西州不等朕问、就报上来了!”他沉吟了片刻, 又问, 你们是如何做的?</p>
“陛下,臣已下令各州, 凡捕渔者禁,灌溉田亩、自渠远者开始,渠长和斗门长严控给水量,节其多寡而均焉。勒令县府委官督察。凡京畿诸水,因灌溉盗费水力者,定要严拿。”</p>
皇帝这才点点头,说道,“天时不等人,尔等须尽心而为!”</p>
二月中旬,各地大旱的奏章,也纷纷像雪片一样送到了皇帝的手上。其中尤其以黔州刺史高审行所报为甚。</p>
高审行在奏章中说,黔州本已打算开春后组织州内六县民力、全力春种,但天气干旱,滴雨未下,各县开拓出来的新田都在等雨下种……黔州军民誓与天时而斗,力争将所有能种之田一亩不少地下种,最大限度不误农时。</p>
高审行在奏章中提到了一件事,新由辰州划入的都濡县面临极度的旱情,新任县令李引带领民众,引盈隆岭下深潭之水溉田,在六县之中是抗旱搞得最好的。</p>
“而微臣之夫人崔氏,也带了贴身丫环、深入到了盈隆岭上,与军民同甘共苦,引水抗旱……”</p>
皇帝记住了这个李引,问道,“这个李引,看来倒是个干材,不知之前是做什么官职?”</p>
没有谁能答得出来,宗正少卿樊伯山忽然想到了那个贩鱼贩虾之人, 自从领着他去了西州一趟, 至今也没个消息, 不知是不是他。</p>
但他看到了江夏王李道宗, 便把话咽了下去。</p>
皇帝吩咐道,“考功郎中也需留意一下都濡县抗旱成就。若真有成效,朕也不在乎升他做个黔州长史。”</p>
吏部尚书连忙把此事记下。从一位从七品下阶的下县县令,一下子到正六品下阶的中州长史,这是一步七级的跨度,陛下的大手笔也没有谁能比得上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