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6章十年河东(第3/3页)
作品:《大唐马王爷》他不想在吕氏面前失态,而是笑笑说,“那么吕夫人能不能告诉在下,马大人又在哪里高就?”</p>
“通直散骑常侍褚大人,皇帝陛下身边的重臣!高大人一定听说过吧?褚大人在崖州赈灾,慧眼识人,已举荐我们马大人随他入京了。高大人是不是有些意外呢?”</p>
吕氏说的正是实情,但马洇只是在她面前吹嘘,说以后便是京官,又念着旧情一下子将她由黔州接到长安来,让她以为这便是高得不能再高的地位了。</p>
马洇还对她说,高府死了高俭,就倒了一棵大树,剩下来的那些人根基尚浅,整座高府必然要走下坡路了。高审行不是已经从黔州离任了?</p>
那吕氏还有什么可顾虑的!她攀住了京官,难道还有必要惧怕一位失了靠山、已经离任的地方官员?</p>
高审行果然有些意外,但装出一副不以为然的架势说道,“入京倒是件喜事。高某要恭喜马大人了。”</p>
吕氏道,“俗语说十年河东,十年河西,这还没到十年呢,我可不就什么都看到了!高大人在黔州时,可曾想过我们今日的重见?”</p>
高审行哼了一声道,“褚大人一向与高府相熟,上次黔州抗旱,他在余杭郡还曾专门捐钱相助。而且褚大人与犬子——西州丛三品的大都督相交甚密、计无不从,而褚大人又是高峻三夫人樊莺的叔父……”</p>
吕氏听罢将信将疑,转而便现出局促不安的神色。</p>
高审行道,“高某实是不知褚大人业已回京,我虽不能离开此地,但派个人去趟长安,定能请褚大人到终南山来一叙……不知夫人用不用高某在褚大人面前,给你的马大人美言几句?”</p>
吕氏不觉坐直了身子,手扶在膝盖上,飞快地眨着眼睛,“这、这当然仰仗着高大人了!”</p>
高审行一下子看出吕氏的底细,她自从一进村子,便趾高气扬不可一世,原来只是凭着一个“京官”!</p>
京官多了,高某便是京官外派!尚食局里买菜的也是京官,尚辇局里推车抬轿子的也是京官,吏部衙门里抄抄写写的也是京官!看看你这女子把高某吓得!</p>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div>
马洇是褚遂良从崖州拉出来的“京官”,又怎能高过褚大人,就算他的新身份高过褚遂良又如何?!</p>
她以为高府没有了阁老,从此便可随便任人轻视!只怪马洇顾着吹牛、忘了向她好好介绍高府了。</p>
他高审行没了老子,但还有个顶天立地的儿子!儿媳是二品瑶国夫人。</p>
想到了儿子,高审行顿生进一步奚落一下吕氏的想法。他看了一眼自己的两位夫人,脱口问吕氏道,</p>
“高某记得在黔州任上,八月时曾听你说怀了高某的孩子,”吕氏一下子脸色苍白,惶恐地盯住高审行。她在高审行的两位夫人面前,也是一位有身份的夫人。</p>
她极是尴尬,脸色胀红地“啊,啊,这,这个……”</p>
他真敢说,而且还当了他的两位夫人,便敢丝毫不留情面地揭另一位女子的短,吕氏恨不得钻到茶几底下去。</p>
高审行不看自己两位夫人惊讶的目光,又对吕氏道,“但按日子算着还不到月数,怎么如今看,夫人的身材还是这般苗条?难道当时你是骗在下?”</p>
吕氏飞快地低着声道,“不,孩子已经降世但是……是马大人的马夫人只有一女而无子,已将他接入府去了!”</p>
高审行看着她笑而不语,一个人的谎言,让她自己揭穿,原来是这般的痛快。</p>
吕氏慌乱地起身,对高审行万福了一下道,“高大人,小妇人有些不适,告辞了!”然后夺门而出,跑出院子去了。</p>
高审行悠然自得,胸中的恶气一扫而光。</p>
但他的两位夫人,青若英,刘青萍,俱都愣在那里,极为陌生地看着他。</p>
她们都不敢相信,这个狼狈逃走的女人,竟然与她们的丈夫是这么一层的关系。</p>
而眼前的这个人、曾经的黔州刺史、高府的五公子,竟会放低身架、低到与一个不知自重的妇人站在一般高的位置,再拿他们的过去当作投枪刺向她。</p>
青若英不禁想起了崔颖,想起崔颖在清心庵提到高审行时眼泪夺目而出的情形。</p>
而刘青萍则将那位雍容美貌的崔夫人与刚刚离开的吕夫人作个比较,从而根本就不理解老爷,因何会这样兼收并蓄,良莠不分。</p>
那么,夫人崔颖的离开,住到西州不再回来,看来也算在情理之中了。</p>
街上有马驰来,隔院子仍有不明就里的奴仆在高声通报,要让全村的人都听到,“长——安——马——大——人——到——!!”</p>
青若英、刘青萍同时看向老爷,发现他嘟着嘴,安坐如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