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4章两战两捷(第2/3页)

作品:《大唐马王爷

李士勣说,“你傻呀,滚回凤头城去听薛将军吩咐!”</p>

……</p>

凤头城。</p>

薛礼对李继十分敬重,大事小事都与李将军请示,“李将军,你的官阶高过我,我兄弟信里说,大事还要征求你的意思……卑将眼下正有一件事犯难,想请李将军的示下。”</p>

薛礼说,虽然凤头城当地物价低过营州许多,但四万两银子也搁不住这么花,兴许……清川江南岸,高丽地段的乡下,米柴会更便宜一些。</p>

李继的眼睛当时就亮起来,“薛将军是要突入敌后?我绝没有意见!”</p>

两人一拍即合,当时薛礼留下两员副将、带本部两千人马在凤头城镇守。</p>

而他自己一兵不带,只是与李继和他的一千人马行动。</p>

军士们背着粮口袋、钱口袋、赶着空车,先是沿清川江北岸往上,一直到了李士勣扎营的药山山脚下,才渡江往南去了。</p>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div>

李士勣早接到斥候来报:有唐军,看样子正是李继本部一千人,前突进入了高丽乡村。</p>

他大怒道,“这个浑帐!我何时给他下过命令?真是妄动!”</p>

“李大人,领军的是薛礼将军,而李将军不是你派去配合薛将军的么?”李士勣一听就无语,只好吩咐手下,严密留意薛礼和李继的动向。</p>

他们带的人不多,却跑到盖苏文的地段上去,万一有个弄不好,便是有去无回。</p>

……</p>

药山东南二百里,金城山。北山脚下有一座小城。因为远离着正面对北方防御要地,高丽在当地的守军只有五六百人。</p>

守将远远地看到有一支唐军大张着旗帜、懒懒散散、又是车又是辆的直奔他们而来,但人数不多,看着就像逃荒似的。</p>

高丽守将名叫高男,三十多岁,马上使一杆大刀,还有些勇力。他料定这支唐军一定是运送军需后返回、然后人生地不熟、迷路撞到这里来的。</p>

不然,怎么那些车辆都是空的?军士们身上背的口袋也都是空的?</p>

而运送军需的队伍一般没什么战力,再是长途跋涉疲惫不堪,而自己以逸待劳、再给他来个出奇不意……</p>

总之,这人净往有利的地方想。</p>

于是当即决定:机不可失,来了就得抓住!歼敌上千可是大功一件,一定要集中兵力,一击奏效,五百人全部出动。</p>

同时,为增强打击的突然效果,高男吩咐,城头旗帜一概偃伏,将城门大开。为不令唐军警觉,城头上不许有军士露头,不准露出扎枪尖儿。</p>

部下道,“将军,我们按你命令,全都在城门后集结,城上已没人了!”</p>

高男道,“很好,唐军到了哪里了?”</p>

回答说已至城外两箭之地,拐过山道上最后一个弯儿,就该直面城门了。高男大吼一声,“冲!”一马当先冲出城去。</p>

唐军走的扭腰歪胯,也没个队型,有些步下军士成群结伙地挤到牛车上说笑。</p>

原来一见前边小城的影子,薛礼就让军士们这样走,重在瞒敌。</p>

等高男一马当先杀出来,薛礼便对李继道,“李将军,就让卑将去应付这一阵……”</p>

李继哪管这个,总算见了敌情,又是自己说了算,没等薛礼的话说完,李继就冲出去了,正与高男马打了对面。</p>

高男一个力劈往李继身上招呼,李继手使一条大铁棍,抡圆了、实打实地往上一架,对方的长刀“日——”地一声脱手,飞得无影无踪。</p>

高男拨马就跑,身后的五百高丽兵一愣神儿,转身跟着跑。而唐军受了李继一招而胜的鼓舞,扔了粮袋、钱袋,各抄刀枪呐喊着从后掩杀上去。</p>

李继紧紧追着高男寸步不离,高男刀也不能拣,想往城中去,发现又一员唐将白马长戟早将退路封死,于是再转个弯子往回跑。他欺负李继马慢,边跑边回头道,“有本事你追上我!”</p>

但此时薛礼的一支箭恰从身后射到,正中高男咽喉。高男在马上摇晃,被李继追上来补上一棍。</p>

五百高丽军一眨眼被砍杀殆尽,城门也没人关。李继上去对薛礼道,“薛将军神箭,果然名不虚传,这么远别说射中,就是射到这里也是不易!”</p>

薛礼在马上施礼道,“李将军神勇,一击而胜,我们才夺得此城,请李将军入城!”</p>

大军入城,接换防务,派快马回报唐军主帅李士勣,对城中的百姓秋毫无犯,李继挂牌、名码标价征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