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6章僵持不下(第1/3页)
作品:《大唐马王爷》第1056章 僵持不下</p>
为了保证这些斗犬的野性,陈蕃一路上都是喂它们吃生肉。</p>
——不是从市场上买来生肉、拎过来丢给狗,而是拉来牲畜、当着这些狗们的面宰杀,让它们直面血腥的场面,然后再把肉喂给它们。</p>
或者是将它们放出来、直接让它们撕咬猎物。</p>
但晋江地面上人们吃饭都成问题,哪有狗吃的?</p>
陈蕃和他的手下听着急不可耐的狗吠,目光落在了旁边的一架驴车上。</p>
这是一架往木桥边运送木料的驴车,与面黄肌瘦的灾民们相比,拉车的驴子倒是肥硕得很。</p>
要是放在往常,堂堂的一位晋江县刘县令,偷偷请途经本县的福州王官们吃一两头驴,也不算什么奢侈的事情。</p>
但眼下灾情紧迫民役乏力,大牲口在海溢中也有不少损失,驴是壮劳力。</p>
他懂陈蕃的意思,对他道,“陈大人,时至正午,县内也没有什么可吃的,但熬些粥还是可以的,大人们略等等……”</p>
陈蕃说,“我们倒可忍忍,只是福王的这些狗忍不得……赈灾济民是我们所有人的本份,更不消说我们是公门中人了!兄弟们路过,在外日久兜儿里也没有多少,但十缗大钱还捐得起。”</p>
刘县令连连表示感谢,然后陈蕃商量道,“只是这些狗……是高价购来,饿坏了它们福王要怪罪……大人你看,把这驴卖给我们如何?”</p>
放在往常,十缗大钱可买两头好牛,陈蕃出的价钱倒不低。</p>
但此刻,刘县令却有些舍不得、也不好拒绝,只好说,“这事须叫驴主来问问。”</p>
驴主人是华洲村的一位中年人,名叫万顷,此时正在卸车往桥头搬运木料。</p>
县令对万顷一讲万顷不同意,“大人,眼下多少活还得靠驴,我不卖!”</p>
说着,万顷有些不放心车上汹汹的犬吠,上前由车辕上解了驴,将它拉到桥头去拴住。</p>
桥头生有青草,驴低着头在那里吃。</p>
万顷则蹲在桥面上干活,此时桥上正在破木,六七个人有人拉锯、有人执斧,重新制做桥上的活板。</p>
万顷不给面子,陈蕃及他的手下们悻悻的、却毫无办法。</p>
他们可以对着一位县令牛气哄哄,但却没法一位乡民。</p>
因为福王李元婴不止一次地告诫过他们:无论在什么衙门里横着走也没什么,在福州地面上所有的官差都能给他们些面子,但独独不能欺负普通百姓。</p>
不然闹到皇帝陛下那里,他也可能受到陛下的严厉苛责。</p>
但那些狗们的确饿极了,都在笼中冲撞、狂吠。陈蕃的手下再去桥上商量无果,又来压刘县令。</p>
刘县令摊摊手表示也没有办法,找个借口起身离开。</p>
但刘县令和手下转身走出不远,便听到桥头驴叫、犬吠、人喊的乱成了一团。</p>
……</p>
泉州刺史赵大人赶到时,民役万顷和他的一位同村已经不在了,这两人从桥上跌入晋江滚滚的激流中,当时便已无从言救了。</p>
桥头溅洒着斑斑点点的血迹,不知是人的还是驴子的。</p>
那头驴还拴在桥栏之上,脖子上、腿上都是被烈犬撕咬的伤口。但狗已经被圈回去、关入木笼了。</p>
现场的村民已将福王府的差官们、和他们的狗车团团围住,不给个说法谁都不会离开。</p>
此时陈蕃他们就是再想去渡口绕路也不可能了。</p>
现场还有刘县令手下的捕役和快役、衙役,人命关天,没有谁可以从容走开。</p>
一见刺史到了,陈蕃挤得刘县令趔趄了一下,几步抢到他的前面去,他对赵刺史解释道,</p>
“是那些斗犬太饥饿了,有两头体型最为健硕的,不知怎么撞开木笼直奔桥头,扑到驴身上撕咬。”</p>
王官说,万顷和他的同村,不该起身拿木棒猛击两头烈犬、从而激怒它们。不然两人也不会被恼怒的烈犬扑到桥下去了。</p>
陈蕃说,今天的事情全属意外、谁都没想到,但肇事的只是两条狗,把它剐了又能如何呢?他们回到福州后一定如实与福王回禀此事,福王一定给死者一个满意的交待。</p>
但那些村民们不干,自古杀人偿命,人不能白死。人们嚷嚷着,“不能让他们走,他们一进了福王府不出来,我们到哪里要人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