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0章远来和尚(第1/3页)

作品:《大唐马王爷

第1140章 远来和尚</p>

“卑职方才,只是将自己视作剿贼的捕役了,格局还是不够大,多谢大人及时提醒!卑职到任后,一定分清本末,像郭都护那样恪尽本职。”</p>

“王大人能有如此认识,那么本官也就放心了,鄯州长史郭待封,也是一员虎将。他是安西都护府郭大人的次子,也是本官的好友,王大人去了,一定多多结交,你们要在鄯州刺史的督导之下,合力守城,给陛下一个放心。”</p>

王玄策唯唯而喏,转而更为坚决地请求道,“宰相大人,卑职戒日一战的不足之处,此时便是诚心诚意地请教,大人为卑职指明了,也是为了鄯州稳固!”</p>

鹞国公仔细看一看王玄策,认为他说得诚恳,这才道,“若只说王大人的战法、战绩及勇气,高某十分嘉许, 确实没什么可说的。”</p>

王玄策道, “那一定又是眼光与格局方面有问题了!”</p>

鹞国公说,正是。你此次出使,所携皇帝陛下的使命,乃是大唐、戒日两方修好, 从侧面制衡逻些城, 如今修好未成,反倒是大打出手, 虏人、劫物而归, 岂非南辕北辙。</p>

王玄策默然不语,鹞国公又问, “本官有一事不明, 不知当日,王大人与蒋大人,是如何在戒日王重重的看押之下逃脱的呢?”</p>

蒋师仁代答, “是那天深夜,一名女官偷偷解开我们的绳索,并给了我们出关的钥匙……”</p>

“她可曾提过她的身份?”</p>

王玄策道,“匆匆之间,她只说她是阿罗那顺的妹妹, 她曾说其兄有错,但……但卑职与蒋大人那个时候急着脱困,也未细想她的用意!”</p>

尚书令叹了口气,说道,“事已过去了!有些原因已无法弄清,但王大人和蒋大人上任之后,不妨琢磨一下,这个女子是国王之妹,却因何要救你们, 因何双方开仗多日, 你们那三十人依然毫发无损, 不妨多想几种可能……”</p>

另外,高峻还有些话,但琢磨再三, 终是将话咽下了。</p>

当日在温泉宫,有些话高峻当着皇帝的面都没有说出口。他确信也许此话一出, 王玄策不但无功,反而还可能获罪了。</p>

——王玄策不该以吐蕃首领和贞观皇帝的名义, 到周边的小蕃国中求兵。</p>

即便求兵, 难道大唐使节的身份还不够用么?</p>

事发突然而诡秘,就算皇帝在长安也不会想到,在遥远的戒日国,会出现一场猝不及防的战事。</p>

那么,在没有圣诏的情况下,松赞和贞观皇帝,这两个人的名义,都不是一个正七品使者王玄策有权借用的。</p>

一直以来,吐蕃首领松赞对长安行文,一向以蕃臣自称。而王玄策以唐使身份,公开将两人并列提出来,在那些蕃属小国中传达了什么样的信息……</p>

再往深里想一想,泥婆罗国在长安派了常驻使节,也只是一年间的事,王玄策忽然跑过去,对泥婆罗王说:松赞与大唐皇帝要你出兵。</p>

泥婆罗小国,便痛快地给了七千骑兵,这绝对是“重兵”了。而谁都说不清这是看皇帝的面子多一点、还是看松赞的面子多一点。</p>

但是,蒋师仁到逻些城去搬兵,他总不能也说:松赞与大唐皇帝要你出兵。大约他只能说,这是大唐皇帝的意思。</p>

借到了一千五百人。</p>

松赞绝对是个雄主,在得知大唐遣使、要与戒日修好的消息之后,他会怎么想?哦,不打架时隔着我去结交,要打架时来找我了!</p>

一千五百人虽少,但到了戒日国的地面上,肯定会玩着命地大砍。</p>

上万人像旋风似地在戒日国地面上发飙,将六倍于已的戒日军队打得落花流水,那么泥婆罗的态度, 也就不难猜测了!</p>

说心里话, 当时在温泉宫与皇帝议政的时候, 高峻心目中对这位素未谋面的王玄策就挺有好感的。</p>

陛下以国政动问, 有些话,他身为尚书令不得不说。</p>

但最后这一项,高峻认为无论如何不能再提了。</p>

一则话不能说尽,尤其是在皇帝面前不能过于的显。二则,既然皇帝只凭自己到温泉宫后的头一句话,便有所领悟,那还多说什么!他早晚什么都会明白过来的。</p>

此时,面对着王玄策和蒋师仁,这两位为大唐天威、而在异域舍生忘死拼搏过的人,宰相更不便再提了,他不想让他们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