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7章两股浓血(第1/3页)
作品:《大唐马王爷》第1197章 两股浓血</p>
经过两天两宿的痛苦编算,这人才下了决心,不按太子吩咐的行事,他躲得过初一,也躲不过十五。</p>
与皇帝告发太子,皇帝只须让人到宫外拉条狗进来、很容易便能验证瓷瓶中的东西,也会信他的话。</p>
太子当然好不了,但却不一定致死,而自己这个小小的侍从必死无疑。</p>
皇族内发生这样的奇耻大辱,陛下绝不会放活一个知情者,这只是其一。</p>
如果陛下再多问一句,“太子存了这样篡逆的惊天阴谋,又是匆匆来、匆匆去,为什么就能交待你一个小内侍来给天子下毒?如果你们往日没有勾联,凭什么?你们之间又勾联过什么别的大事?”</p>
一个皇帝近侍,偷偷在皇帝与太子之间周旋,又可以让太子放心交待这样的、针对皇帝的事情来做,那他可真不如一条养不熟的狗了。</p>
皇帝一气之下,千刀万剐了他都有可能。</p>
今天早上,皇帝用过早膳又要茶,内侍按太子所说的,终于在茶里放了一点端进去。</p>
但皇帝喝过了,却没什么意料中的剧烈反应,都不如给他放些巴豆粉反应大,内侍不明白怎么回事。</p>
但太子偷偷交给他的小瓶里绝不会是什么滋补的玩艺, 不然太子不会偷摸着塞给他、又唯恐人知、狠呆呆地数次以死来威胁他。</p>
皇帝第二次要茶, 内侍就加了三倍的药量进去,并偷偷观察皇帝的反应,发现他一边眼不离书卷、一边抿着茶,只是稍稍皱了眉头。</p>
第三次, 内侍已经忘了害怕, 更专注于药效,他又加了三倍的药量, 发现皇帝的脸色终于蜡黄起来, 他不住地蹙眉,偶尔以手抵腹, 却仍未在意。</p>
侍者大惊, 难道真命天子都这样百毒不侵?</p>
但皇帝这盏茶只喝进去少半盏,马王和大老黑跑过来了。</p>
这次完全是他临时的决定,他就不信了, 马王和大老黑也有皇帝那样的铁肠铜胆。他将瓷瓶里的药沫,全都倾倒在小小的茶壶里了,要给三人都倒上。</p>
此时,内侍提着茶壶进来才猛然想到,万一三个人不同时喝茶,有个人先发作起来可怎么办?那另两个一定就不喝了。</p>
他心意烦乱地、伸手去揭马王面前的白瓷杯盖儿,杯身与杯盖像嗑牙似的响了几下, 然后把茶倒上。</p>
到了给鄂国公倒茶时,又是嗑牙似的动静,内侍还掩饰道,“国公你且缓些喝,水太热, 杯子都烫手了”。</p>
马王冷眼瞅着他,心里哼了一声, “**比,还在诳老子, 水未倒就将你烫成这样,”只能说你小子心虚, 手抖的厉害。</p>
再看皇帝,除了脸色蜡黄,倒没有进一步转恶的迹像, 这倒使马王稍稍放心——不放心也不成, 药理不明,太医来了也不成, 乱乱哄哄反倒打草惊蛇。</p>
茶倒好,内侍退立一边。</p>
马王看了看皇帝胸前,“凝血珠”的光芒在他袍内时隐时现,就有些明白了。师父当日在永宁坊只猜到了其一,大约未猜到其二:</p>
荆轲当年行刺秦皇,必然要百无一失,刀尖上不可能不蘸剧毒。</p>
想至此,马王爷像模像样端杯在手,似是想喝一口。内侍眼睛瞟了一下鄂国公,暗道,“你倒是也喝呀,两个一起喝。”</p>
皇帝和鄂国公果然将面前的杯子也端起来,内侍一阵暗喜,哪知马王爷未喝,说了声,“果然有些烫,”便将杯子放下。</p>
“有些烫。”鄂国公也将茶放下来,没喝。</p>
“嗯,是烫!”皇帝也不喝,却问马王,“你返京之后,也没过宫来与朕讲一讲龟兹战事,苏伐是怎么死的?”</p>
马王道,“对外说是几十名唐军乱刀砍死,其实不是这样。”</p>
鄂国公来了兴趣,忙问是什么个情形。</p>
马王说,“就这么一个反叛的贼首,将之千刀万剐了也不解恨, 岂能一剁了之?其实事情是这样的, ”说着,他又将面前的茶杯端在手中。</p>
鄂国公认真地听着, 也端杯地手,“老兄弟,怎么还有比乱刀剁了人还有解气的?你倒是说一说,是怎么回事。”</p>
内侍也来了兴趣,竖起耳朵去听,马王说,“嗯,那好,等我喝口水,与国公细细道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