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2章朕心甚慰(第1/3页)
作品:《大唐马王爷》第1202章 朕心甚慰</p>
国公很快悠悠转醒,方才只听到帘外那一嗓子,他就知道是谁来了。</p>
虽然病入膏肓,李靖也知道,不能令皇帝一进来便看到自己睁着眼睛,那就表示自己已经听到了“武媚娘”一句,以及东宫和马王府女子们因为什么引发的争竟。</p>
臣为君隐,他得晕过去,再积攒些气力。</p>
此时,国公一睁眼便看到皇帝满脸泪痕,似乎已体会他不能言说的痛苦。</p>
他在床上不顾病体,直接伏身下拜,“老臣何德,有劳陛下亲至!”</p>
皇帝都已经坐在李靖床前了,拉住了卫国公的手,哽噎着问道,“国公,你感觉如何?”</p>
李治这才回过神来,连忙要上前见礼,但皇帝只与李靖说话,眼睛温和地盯住李靖的脸端详,对上前的太子不闻不问。</p>
李治一下子尴尬在当地,说话也不是,退下去也不是。</p>
李靖道,“生死有命,不差分毫,老臣早已看得开了。但陛下能来,让老臣见陛下最后一面,老臣即便这就不省人事,也已知足矣!”</p>
看得出, 这几日的病体消磨, 已经让卫国公脱了人形,他眼窝深陷,一只手被皇帝牵在手中,也枯如柴棒。</p>
皇帝安慰道, “国公自管好生怡养, 不劳多想,若非朕在翠微宫有些事情, 兴许早几日能来了!”</p>
卫国公喘了口气, 说,“陛下一向举重若轻, 没什么挺不过去的难事。”</p>
皇帝道, “真算不上大事,只是朕的茶不大好喝,喝了腹痛难当。”</p>
这一君一臣坐于病榻之上, 执着手如话家常。</p>
皇帝又看到了樊莺,对她道,“朕还要谢一谢你的陪嫁呢,如果没有凝血珠,朕也许就坐不到这里了!”</p>
李治在众人的注视之下,再次跨步上前欲与皇帝说话,但皇帝又冲李治摆摆手, 他一句话未出口,又被示意退下。</p>
真完了!</p>
马王对李治道,“兄弟,今日父皇到卫国公病榻前看望,要说些话不好侍读也旁听, 可速令她离开!”</p>
但皇帝制止道,“马王不必多言, 所有来者连朕在内,皆是客。”</p>
又脸含笑意问李治道, “晋王,朕知你府中只有刘、杨、郑、萧、王五人, 但听说这一个也要走手续,朕却眼生的很,不知她属何姓?”</p>
李治见到皇帝之后, 是第一次回话, 皇帝一开口称他“晋王”,他一阵绝望, 因为这是李治立为太子之前的王爵。</p>
卫国公李靖的一只手此时还攥在皇帝的手中,不由自主抖了一下,马上被皇帝用另一只手轻抚了两下,似乎在暗暗示意他:这没什么,全都是小意思!</p>
赵国公、江夏王等人过来参见,见到了这一幕:李治面红耳赤,吱吱唔唔地回道,“回,回父皇,她她姓武……”</p>
长孙无忌不久前刚刚去过翠微宫,那时皇帝气色还不是今日这样,今天看起来就透着浓重的病气,而此时似乎又生着气,脸上的笑只是强装出来的。</p>
皇帝不与赵国公等人答言,而是接着原来的话,思索着说道:</p>
“武氏……以前有位高人曾郑重对朕讲过,武氏!万万不得入我大唐后宫,不然将毁我社稷、害我子孙。”</p>
太治唯唯喏喏,不好答言。</p>
“朕虽然不明其中道理,可一直记得这话。朕的才人中便有个武氏,已被朕放出宫去了,你不知此节,朕不好怪你。”</p>
皇帝道,“朕一向不大愿意拂逆了儿孙天性,你既喜武氏朕不阻断,你自可留着她, 但恰该你与大内无缘!你看这算不算天意?”</p>
你既然收了不宜入后宫的武氏, 那你们全都离着什么宫远一点儿。</p>
马王接话道,“晋王,今日后,你还是速将她遣出内宫,比照陛下前时所下的‘出放三千宫人诏’去办吧。</p>
又是一句“晋王”!而且出自马王之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