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8章上下三工(第1/3页)

作品:《大唐马王爷

第1248章 上下三工</p>

褚遂良惊得目瞪口呆,但他不敢怠慢,连忙吩咐设床,而且要亲自陪同。他刚刚升了职,也才同刘德威平阶,更不消说人家是刑部尚书,年龄也大过自己许多。</p>

刘德威道,“不必,老夫要心静,另外年纪大了,人多了我睡不着。”</p>

褚遂良哭笑不得,心说刘德威你到底是来办公还是睡觉!</p>

他问刘德威,“刘大人,按着勘察之法,大人是否要到城中走访,比如找报案的上工坊坊正,询问一下案发时的详情,”</p>

刘德威慢声拉语地说,“上工坊……不必,此丐之死,涉关褚大人身家性命,这么多天过去了,老夫想褚大人大概早已询问过,”</p>

褚遂良道,“确如刘大人所说, 但褚某一直不得其法, 于街坊之中所得甚少,刘大人你打算从何处入手呢?”</p>

刘德威:“老夫睡觉,补一补鞍马劳顿的身子。”</p>

褚遂良心中发痒,欲问不问的样子。</p>

刘德威一笑, 说道, “同州城宵禁过后,街上每隔半个时辰便有人巡街, 此丐若是很早躺在那里, 必被巡街人发现。”</p>

褚遂良点头,刘德威说的在理, “也就是说, 乞丐是在巡街人最后一次经过之后,才被人扔在那里。”</p>

刘德威说,“依老夫看, 褚大人你只说对了一半。以此丐壮硕之身躯,若要穿街过坊地抬他过去,没有四个人是办不到的,除非用车。但不论哪种方法看起来都不大可能——在凌晨寂静的街道上,谁会冒险这么做?”</p>

褚遂良恍然道, “有理啊!万一撞上巡街人就了不得了!但刘大人你还看出了什么?”</p>

刘德威道,“你我二人很快又将同殿为僚,老夫也不隐瞒,老夫怀疑此丐是自已走过去的!”</p>

褚遂良道,“这人不是同州当地人,因他顶上有戒疤,又是俗人打扮,因而下官才多方打探、确定了他的身份,他叫丁三介, 红云寺还俗和尚。”</p>

上工坊的坊门只能外开、不能往里开, 因而坊正早起开坊门时, 才会将此丐由俯身推至仰面。</p>

刘德威据此推断,此丐凌晨躺在门边,那么他的尸身也不是被人先行藏匿在上工坊、凌晨再由坊内扔出来的, 他说,“既不是别人从外边抬去的, 亦不是从坊内扔出来的,那是哪儿来的?”</p>

褚遂良眼睛发亮, “和尚自己走过去的!”</p>

刘德威点头, “褚大人你真聪明,难怪陛下又起用你了。”</p>

“褚某惭愧,我们先说案情好吧。”</p>

刘德威伸出手,在自己的脸上推着,让褚遂良看,褚遂良看到刘德威将自己的口鼻都推歪了:</p>

“此丐被坊正发现时,他的口鼻歪扭而不能复原,这是由于俯卧,脸在地下遭挤压所致……”</p>

他冲褚遂良眨眨眼,“但老夫此时还活着呢。”</p>

褚遂良再次恍然,“刘大人,这就更能说明一点,乞丐确确实实是自己走过去的,因其倒地前颊肉还是柔软的。如果人先死而后抛尸,绝不会这般。”</p>

刘德威问,“此丐先期入城,不入坊、不住店,躲躲藏藏绕过了巡街衙役,偏偏在凌晨跑到上工坊的坊门前,而且说死就死了,何故?”</p>

褚遂良不得不佩服刘德威这个人,他到了同州连大门都不出,但案情推断极入情理,也难怪这么多年稳坐刑部。</p>

他对刘德威深深一揖道,“刘大人,你还是把知道的都讲出来,不要这么压灌肠似地, 让褚某难受。”</p>

刘德威道, “各坊起名多有来历, 而这个‘上工’, 难道褚大人不知它的来历?”</p>

褚遂良道,“这是对医术精良之人的称谓。医分上、中、下三工, 而上工医术最精,在疾病还未发作、或已发作而尚未恶化前,便能作出精准诊断,而且十人中能治愈其九。但刘大人刘大人,据褚谋所知,上工坊并无良医呀。”</p>

刘德威自信十足,沉声说了两个字,“必有。”</p>

他让褚遂良密派人手,外松内紧盯住上工坊,凡有反常之家尤其要注意、此坊如有出城远行之人,秘密羁押起来待审。</p>

而刘德威说,“时候不早了,老夫要去睡觉了!”</p>

到了这般时候,新任御史大夫褚遂良早已心悦诚服,连忙按着刑部尚书的吩咐,派出手下奔去上工坊。停尸房中也给刘大人三人支起最最舒服的床来,随行卫士在房外保护。</p>

刘德威四平八稳地踱进去,躺下,对两名手下道,“褚大人真破费,恨不得走时将此床带回长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