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7章宫门大开(第1/3页)
作品:《大唐马王爷》第1277章 宫门大开</p>
皇后身子晃了两晃,被樊莺和思晴一把扶住了。她泪如泉涌,问道,“金莲是怎么死的?”</p>
内侍道,“贵妃是悬梁。”</p>
皇后立时悔道,“陛下盛怒, 处置她是有些狠了,而我早该想到的,这都是我的过错!我曾立誓,与西州出来的姐妹们同享富贵,可她却先走了!”</p>
崔嫣和婉清也唏嘘出声,谁都没了主意。</p>
大明宫自新后入主以来,猛然出现这种横死之事,而且死的是贵妃,这不是好兆头。每个人除了惊愕莫名, 心一下子都乱了。</p>
皇后有气无力地道,“我们快去看看,快去人给陛下送信。”</p>
樊莺问,“可曾将姐姐放下来?”</p>
内侍道,“淑妃娘娘,贵妃是陛下明令幽禁之人,寻死也是抗旨的大罪,没人敢动啊,看护贵妃的宫人即便看着贵妃吊起来,也无权制止,只能飞报皇后裁定,但没有半刻拖延。”</p>
皇后有气无力,恨道,“你们这些阉人!居然如此行事,看着她上吊都不阻止,恨不得她死得透彻!还不快去解下来!”</p>
樊莺道,“姐姐且慢!内侍说的有理,我们不可错上加错了, 你们去后千万不可动她,等我去太极宫找师兄回来!”</p>
说罢,她起身就走,不忘叮嘱道,“等我回来。”</p>
皇后带人赶往大福殿,路上仍然垂泪道,“樊莺也是急糊涂了!从这里往太极宫,有数道宫门、几条长街,此时出入,门禁盘问森严,等到她与陛下回来,恐怕金莲早就凉了!”</p>
她们到了大福殿外,皇后举步想进,但内侍拦阻道,“娘娘不可!陛下有旨,自皇后往下任何人不可见贵妃,不然便是违旨!”</p>
皇后道, “就是他逼死了金莲,人倒还这般威风。”说着执意要进。</p>
思晴道, “姐姐,樊莺有话,我听着必有原因,我们此时若进去,不但于事无补,恐怕还要凭添违制之嫌!”</p>
此时,两名看护贵妃的宫人就在外边,她们上前劝阻道,“娘娘,吊死的人模样极是吓人……再说,也无圣诏……”</p>
思晴随手狠打其中一个宫妇的嘴巴,骂道,“真没见过像你们这般冷血之人!谢姐姐死了,也没你的好!”</p>
宫人嚅嚅,满脸的委屈,“德妃娘娘,我们尽了本份!”。</p>
皇后道,“思晴,你说的有理,我们就不进去,等陛下回来。”</p>
……</p>
樊莺飞奔回自己住处,取了百宝囊不往丹凤门去、而是直奔右银台门。</p>
大明宫有左、右银台门,左银台门在东宫墙,右银台门在西宫墙,是离着这里最近的地方。</p>
樊莺奔至右银台门,沿着上城的马道跑上去。</p>
守门的有禁军一位郎将、有内侍省一个从七品下阶的寺人当值,他们一眼见到来人,从她样貌以及宫中唯一穿着胡服的装束上看,立刻认出是淑妃,不知她天黑了跑上来有何事。</p>
樊莺不及多说,吩咐,“拿匹马来!”</p>
立刻有人牵过来,樊莺飞身上去,沿宫墙上的车道打马向南飞驰。</p>
右银台门南边还有两门——日营门、兴安门,日营门守卫远远看见有匹马飞驰而至,欲上前盘问,但人马已一晃而过,往南去了。</p>
日营门上守门的郎将喊道,“这还了得!什么人这样大胆,敢宿夜纵驰。给我拿了此人,不可放过,不然我们谁也无法交待!”</p>
门上禁卫呐喊一声,随后便追。</p>
在兴安门,他们被人阻住,各管一段,日营门上的人就不能再追了。兴安门上的郎将同样正在呼喝着,“快追,居然连个模样都未看清,当我们这里是东市么?”</p>
樊莺在前面跑,后边有人骑马紧追不舍。身后兴安门上多年来少见地点起了燧火,将校们高声叫喊。大明宫正南面,紧临的建福门很快发现了,同样点起了燧火传信。</p>
大明宫下,光宅、翊善、长乐诸坊本来已快进入宵禁,坊正们正差派着人手关闭坊门,猛然见大明宫上烽火接连燃起,城头人喊马嘶,不知发生了什么大事。</p>
在大明宫的西南角,从兴安门、建福门奔至的禁卫们在这里汇师,“兄弟,发生了什么大事,搞出如此大的动静?”从建福门赶来的郎将问道。</p>